刘秀是怎么发家的,除去他天赋异禀以外,更重要的就是他手下人才济济,都是豪族出身,世代豪族纷纷投于他的麾下,足粮足兵足财,刘秀一下子腰包鼓鼓,自然胃口大开,一跃从平民阶层成为了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秀手下云台二十八将,有二十二位全都是豪族,但二十八将中,第一位是大政委邓禹。说到邓禹,他具有非常优秀的大局观和深远的眼光,但在杀伐征战上,是一个弱鸡。

一个经常打败仗的弱鸡,一跃而居二十八将之首,让其余二十七将怎么想,可惜,邓禹还真是对他们大部分的人有知遇之恩,远的不说,在云台二十八将当中就有十五位开国功臣是由邓禹所举荐的,并且从他们都能够被刘秀记住并嘉奖就能够看出,邓禹所举荐的这些人都是有着真才实学的。这些人是因为邓禹才认识刘秀,在其手下大放光芒,对邓禹这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大家都是服气的。

成大事后的论功行赏,最大的封邑与奖赏往往都是大领导身边的那个政委的。

政委是好奇怪的职位啊,虽然看上去没有像武将这么大杀四方热血沸腾,文臣这么神机妙算一语定乾坤,只能埋头苦干搞后勤,时常献献策,再紧急情况下还得撸起袖子操刀上战场,为什么到最后功劳最大的是政委来拿。

历史上政委摘桃吃得满嘴流油的例子不少,比如刘邦的萧何、刘备的孔明、李世民的长孙无忌、朱元璋的李善长,除了诸葛孔明是千年一遇的全才以外,其他的都是打仗极菜,补血极强的超级奶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做大领导能够推心置腹的铁政委,大后勤,是非常有前途的。

邓禹作为刘秀的铁政委、后勤王,他到底有哪些出色的素质?

首先拥有好出身,邓禹从小就认识刘秀了,他们是老乡、发小、同学,对彼此是知根知底,刘秀还不是起义军的首领, 邓禹还在底层摸爬滚打,还没有因为才学而扬名天下,两人可以说是相识于微末之中,是因为对彼此的才气非常欣赏才结交的,情谊较为单纯。在领导落魄时期,就和领导结为铁杆,这是政委首要素质,也就是运气!

其次,光在领导屁股后面转,却没有真才实学,充其量就是像刘邦身边的那个蠢发小卢绾一样,啥用没有,为刘秀谋划战略,统筹全局,这样刘秀才会心甘情愿地提拔重用你邓禹啊,如果只会风花雪月,吃肉喝酒吹牛,刘秀这样道德洁癖的高尚君王,怎么会看上这种货色呢?邓禹要是眼界和刘秀不是一个水平的话,还要你干什么,能和你商量什么呀? 甚至要比刘秀更加高一个层次,能根据瞬息万变的时局变化制定最佳、合适的策略方案,策划出高屋建瓴,思路清晰,具有可行性的政治纲领,消灭敢和刘秀揾食的各路大神,统一天下,这才是政委辅佐天下的级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务能力也要强,否则的话,提出纲领变成空口白话,瞎扯淡,把空中楼阁的纲领一一落实下来的能力就叫政务能力。

这种政务能力不是仅仅处理好公文写作,发发信件就完事了,总结一句话,就是能上马管军、下马管民。邓禹弱项就是上马管军,但超级强悍的地方就是下马管民。

税收,安防,征兵,安抚,城管,粮草调度等内功,必须都要样样皆精,刘秀在前方打仗,你邓禹在后方源源不断地挤出甘甜的奶水来!

打仗永远是打后勤,这一点,邓禹做的非常漂亮。

邓禹从小就聪明,13时就能读史诵经了,后来就送长安留学去了。可见邓禹的家境还算不错,供得起他去读书。这次去长安留学,邓禹最大的收获不是学到了什么东西,拿到了某某高级学位,而是碰到了一个足以改变他一生的一个学长,可想而知,在一个高档的学校氛围里成长、念书,最容易遇上社会顶层阶级的精英,很多家长绞尽脑汁送孩子去211、985清华哈佛之类的学院,就是让孩子早早接触到上层精英,为未来发展有极大的好处。

这个学长,就是刘秀。邓禹在遇到比他大七岁的南阳老乡刘秀,一下子被这个龙骧虎视、天庭饱满、鼻直口方的大汉迷住了,做了几年的小迷弟。

回到家乡后,天下大势开始剧烈变动,新野成为了绿林军造反第一线,但和邓禹没有什么关系,他还在读书。

有人鼓动他造反,有人鼓动他投奔已经称帝的更始政权,不为所动,继续读书。

出头鸟死得都早。邓禹知道,刘秀知道,但一大群投机分子,打打杀杀大老粗不知道。

邓禹这只大鸟一直在家等着。直至听到了闻名天下的那场大战,昔日的学长老大哥威震天下。他迅雷不及掩耳开始收拾铺盖,聚拢家财,前往投奔。

刚要去洛阳,学长成为大司马,已经过了黄河了,于是他带着自己的家财和队伍马不停蹄地追赶刘秀,终于在邺城撵上。

刘秀并不清楚自己的学弟到底有几分真才实学,他微笑地询问他,你想做什么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禹:我是来辅佐明公的,我是王佐之才。

刘秀上下打量:你说说看。

邓禹:玄汉政府拿下了关中与洛阳,但山东并没有安定,像赤眉,青犊之流,抄起来就是十几万的队伍,玄汉没有打败他们,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听你的号令。再加上玄汉内部派系林立,都是一帮山大王出身,最大的志向是发财与享受,没有人真正的心系天下百姓。

玄汉最终四方分崩离析的形势清晰可见,您虽然建立了辅佐王室的功劳,恐怕在这个屋檐下也难成大业,为今之计,不如延揽四方英雄,务必取悦民心,建立高祖的伟业,拯救百姓万民的生命。

就是说白了一句话:玄汉废物、赤眉废物、青犊废物,真正的天命之子就是刘秀你呢,赶紧自立门户吧,不要再寄于人下了。

刘秀随后采纳了邓禹的策略,开始走上了单干的路数,招募人才,取悦民心,一路向北,废除王莽苛政,恢复汉朝的官名地名,为他今后立足河北奠定了民意基础。

在这过程中,邓禹又渐渐地展现出了他的政务才华变成了大贤内助而且还附带伯乐技能,经他看中推荐的人才,像云台将中的吴汉,贾复,陈俊等,后来全都成了大器,挑大梁,威震一方;人家自己后来还单走一路帮刘秀入关中去争地盘。

这是工作能力,人家数值全满,顶级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