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我国航天发展取得了不少成果,嫦娥四号月背登陆、嫦娥五号采样返回、天问一号一次完成火星“绕、落巡”三大目标,新一代空间站的建设也已经开始,部分成绩甚至已经超过苏联最巅峰时期的成就。然而对于我国航天来说,这些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开始,在6月12日召开中国国家航天局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了一个更为庞大的发展规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

有人根据国家航天局新闻发布会上谈到的内容,总结出了三大重点。首先是继续加快空间站的建设,比如2022年建成长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站;2024年发射“巡天”CSST空间望远镜;2025年前后,将“天和”核心舱的备份舱发射上去,开始载人空间站二期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的空间站其实还有二期工程

第二个重点,则是继续深入探月、探火,比如在2023年前后,实施嫦娥七号月球极区环境与资源勘查;2024年前后实施嫦娥六号月球极区采样返回;2026年实施载人绕月飞行任务;2027年前后,实施嫦娥八号月球极区资源开发利用验证;2030年前后实施载人登月任务;2035年前后建成有人/无人月球科研基地。而火星探测方面,也会在2028年前后实施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并最终实现载人登火,在火星建立有人/无人科研基地的小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嫦娥七号比嫦娥六号先发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月球基地官方想象图

实际上,探月和探火的这些步骤都在大家的想象当中,真正让人心潮澎湃的是第三个重点,我国即将实施深空探测计划,准备对整个太阳系进行探测,被人形容为“将红旗插满整个太阳系”。比如在2025年,我国将发射“天问二号”,实施近地小行星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的环绕探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问二号目标不是火星,而是小行星,图为日本隼鸟二号

而在2028年,预计会实施金星绕飞着陆探测任务;2029年实施木星系及行星际穿越探测任务;2031年前后实施海王星探测及飞出太阳系,打造中国自己的“旅行者一号”;2033年前后,则还会实施天王星探测,这个可以被称为“旅行者二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金星9号探测器传回金星上的画面

有意思的是,受“天问一号”一次成功实现“绕、落、巡”的影响,我国航天在此后的行星探测中,步子也会迈得比较大,比如金星探测器的构型就和“天问一号”非常类似,也会有轨道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甚至不排除在金星浓密的二氧化碳大气层中,采用无人直升机、固定翼无人机执行巡视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计划在2023年发射一架核动力无人直升机,于2025年抵达木卫二,也就是俗称的“泰坦”星进行探测。木卫二被认为是除地球之外,太阳系中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它在木星系中所处的位置,就像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而木星又被科学家认为是一颗为未被点燃的“太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卫二泰坦,是被认为太阳系内除了地球之外,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卫二和月球、地球的体型对比

本来我们的太阳系应该是双恒星系统,木星的构成和太阳几乎一模一样,甚至有自己的“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带”、“柯伊伯带”,只是因为木星体型太小,未能发生核聚变,因此木卫二就成为科学家最为感兴趣的星球之一。而我国如果要在2029年实施木星系及行星际穿越探测任务,探测器的发射应该不晚于2027年,甚至将来也会实施木卫二的着陆或者飞行探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星是另一颗未被点燃的太阳

在月球、火星、金星、木星这些星球星系探测的时候,我们还可以依赖太阳能电池板,将恒星的光线转换为能量,但如果进行深空探测,或者是在有着浓密大气层星球进行探测时,太阳能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这时候我们就必须采用核能,或者叫同位素温差发电技术。这一技术美苏在冷战时期就已经广泛运用,无论是“旅行者一号”、“旅行者二号”,还是“好奇”号、“毅力”号火星车,都采用了同位素温差发电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位素温差发电技术

而我国在嫦娥三号登陆器上,也采用了同位素热源,因此它对于我们来说,并非全新事物。实际上,在2031年前后实施的海王星探测及飞出太阳系计划,2033年前后实施的天王星探测中,我们都将采用这一“核动力”,只不过技术更为先进,甚至还会使用反应堆,输出澎湃的能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嫦娥三号上有同位素热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的核动力探测器

从我国航天2035规划来看,真可谓是“将红旗插遍太阳系”。嫦娥五号采样返回的时候,我们无奈地发现月壤不含任何有机物,无法种菜。但这点困难难不倒我们,整个太阳系,八大行星、无数小行星,一定会有能种菜的地方,我们誓将它们翻个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誓将红旗插遍太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