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逐渐成为影视创作的热点题材,但基于影像叙事的局限,大部分党史剧都是聚焦于某段特定的历史时期或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大跨度、全景式再现百年党史的影视作品由于驾驭与拍摄难度极大,许多制作单位都未曾轻易尝试。如何将党的百年光辉岁月融于一剧?如何将党筚路蓝缕艰辛创业的故事娓娓道来?一直锐意创新的湖南广电再一次勇敢地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昨晚,大型音乐咏史剧《百炼成钢》在湖南卫视和芒果TV正式播出。从首个亮相的《国际歌》版块及曝光的情境片段来看,该剧以巧、新、像、情、魂这五把钥匙解锁了党史创作的全新打开方式,大胆的创作理念极具匠心巧思,浪漫而又富有诗意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至今可歌可泣的伟大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巧:

音乐赋能,八首经典歌曲唱响时代之音

生于今日之我们,往往是幸福而不自知的。如今,欺辱、压迫、战乱、饥荒都早已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大国崛起的自信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愿景。然而略一回顾便不难发现,我们走过的是怎样一条荆棘之路。

百年前的旧中国,列强环伺,民众蒙昧,水深火热之中,山河破碎之际,无数有识之士苦寻出路而无解。值此中华民族的至暗时刻,一群年轻人愿以身为烛,燃烧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为四万万同胞的未来去寻找光明。

一群盗火者、一种信仰、一腔热血、一场抗争、一曲战歌,这就是《国际歌》版块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故事。

而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以无上的勇气和智慧,以及舍我其谁的担当面临着不同的时代命题,承载着自己的历史使命。《百炼成钢》的匠心独运之处就在于,选择通过8首经典旋律,串联起党史的八大版块,唱响时代之音,让音乐为故事赋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想见,除了《国际歌》中的建党故事;在其他版块如“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万里长征》中,我们可以看到少共国际师“娃娃兵”们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抢渡大渡河的英雄壮举;在《黄河在咆哮》雄壮激愤的旋律中,有我们抗战到底的决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里藏着人民解放军战无不胜的秘密;《最可爱的人》让我们记住黄继光、罗盛教、杨根思这些英雄的名字和他们不畏强敌保家卫国的勇气;《歌唱祖国》里我们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铮铮傲骨;《为希望祝酒》中与时俱进、欣欣向荣的改革开放;《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中不忘初心矢志不移的扶贫攻坚。

音乐的“应景式”表达,让文字变得“鲜活”,让画面变得“动听”,为熟悉的历史赋予新意。回首往昔,耳畔响起那些熟念于心的旋律,眼前略过那一代又一代不断奋斗的身影,正是音乐的强共情能力,让每段故事更加鲜明,更加刻苦铭心。

新:

新面孔、新语态演绎熟悉历史背后的新鲜细节

党史剧创作面临的另一难点是怎样把握好“旧”与“新”之间的关系。大胆启用年轻演员,给熟悉的历史故事以新鲜观感,是《百炼成钢》的第二把钥匙。

“我们感动于先驱者的青春,然后去感动当下的青年”,这是《百炼成钢》主创人员的创作理念。采用年轻语态来表达历史真实,既接地气,又时刻体现出共产党人的信仰,让这部剧有了鲜明的青春属性。从《国际歌》部分的选角就能看出,在一些经典形象如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的塑造上,并没有选择观众们已经熟识的特型演员,而是大胆启用如王雷、夏德俊、陈晓等气质契合演技扎实的青年演员。汪涵出演的李大钊形神兼具,更让网友惊呼“最强神还原”,足以证明毛卫宁导演的独具慧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百炼成钢》还在熟知的历史事件中发掘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和故事,给观众带来“熟悉的新鲜感”。在《国际歌》的开篇,毛泽东和蔡和森车站送别,一个长镜头就交代了当时中国有识之士对于真理的探求,并和普通民众的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包括瞿秋白如何在哈尔滨的大街上与《国际歌》结缘,陈独秀和“延乔”兄弟父子三人矛盾因何而起,都成功的做到了“给熟悉的历史以新鲜感”。

抛却历史人物的特型演员,大胆启动新人,也是新时代下的新挑战。其接受度如何,相信这一届的年轻观众会给出自己的答案。

像:

生动刻画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物群像

影视作品的特质在于具像化,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件、场景、人物来演绎故事的来龙去脉,让观众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将百年党史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具像化,处理好繁与简、详与略、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剧集创作面临的又一难题。

对特定环境下人物群像的描写刻画,是《百炼成钢》的第三把钥匙。

如在第一个版块中,围绕着建党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就包含了多组人物关系:陈独秀与“延乔”兄弟之间的父子矛盾;“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毛泽东为了踏上革命道路与杨开慧新婚别离等,从而塑造出了一组“伟人英雄亦具平凡情感”的鲜活群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次世代语法”解说,可能每个年轻人都能在一首歌的时间里,忽然间就读懂了这些过去只出现在历史书中的名字,这就是群像的魅力。

情:

情感的升华源于感人事迹的不断积累

在观看《百炼成钢》的过程中,始终让人感到有一股气顶着,一百年来,一批批共产党人充满理想和激情,前赴后继,展现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悲壮豪迈之情。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克服重重艰难困苦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其本身就包含了无数曲折感人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歌曲是抒发情感、表达主题、烘托气氛的最佳方式,通过音乐和歌曲完成情感和精神的升华,是《百炼成钢》的第四把钥匙。从释出的《国际歌》情境片段可以看到,李大钊、瞿秋白、陈延年、陈乔年、杨开慧这些牺牲的革命先驱、当年的幸存者和当代青年在时空交错中一起唱起《国际歌》时,产生了一种感天动地的震撼力量。而剧中其他七首经典歌曲,也都恰到好处地讴歌了历史,抒发了情感,实现了对叙事的超越。以“音”入“魂”,就是这样一部诚意满满的“音乐咏史剧”,在新时代吹响振奋人心的号角,带领年轻人再次共情党史,感受悠悠百年的历久弥坚。

魂:

党的信仰成为凝聚众多人物和史料的灵魂

拍摄大跨度、全景式的党史剧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计其数,难以取舍。《百炼成钢》涉及人物数百个,有革命战争年代的先驱、领袖、英烈,也有为新中国各项事业奉献一生的功勋,还有和平年代的普通建设者。其拍摄体量、强度、难度可见一斑。但即使这样,仍面临无法囊括许多重要事件,而且还可能带来故事碎片化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剧组提出两大策略:一方面,删繁就简、粗中有细,用经典文化场景构筑百年党史。从叙事上看,该剧采用刻画、叙事、勾勒相结合,体现出极简主义叙事风格;从审美上看,该剧采用叙事、写意、抒情相结合,以营造史诗感,具有表现主义审美特征。另一方面,为了解决事件和人物众多可能带来的碎片化问题,力图做到“形散而神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党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理想和信仰,作为全剧的灵魂和选材标准,是《百炼成钢》的第五把钥匙,也是这部剧能直戳人心的“杀手锏”。

万难无阻,百炼成钢。当你目睹这一百年来党走过的风雨之路,“信仰、牺牲、责任、守护、开拓、奋斗”这些字眼自然就会深入脑海,成为不可磨灭的精神印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巍巍百年,盛世如盼。回肠荡气,百炼成钢。开播在即,让我们携手共赴这段饱含深情、救国救民、怀揣理想,带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走向繁荣的英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