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建立后实行郡县制,今新津县一带隶属于蜀郡,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改属犍为郡。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新入蜀的刘备让李严做了犍为太守。《华阳国志》记载: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太守南阳李严乃凿天社山,循江通车道。”天社山是新津城南诸峰的统称,具体开凿的这段山体正是修觉山。开辟的这个渡口,定名为“新津”,意思是新的渡口。新津渡连接起成都平原的蜀郡与眉嘉平原的犍为郡,南来北往的客商经此渡河,这里渐渐发展成为一个大的集镇,且日益繁华,朝廷因而在此设立“新津市”,并于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正式建县。因此,开凿渡口——命名新津——设立新津市——正式建县。所以新津建县的首功当属犍为郡守李严。

开辟新津渡之前,从成都到眉嘉平原,一条陆路是翻过牧马山一带的浅丘到武阳县城(今眉山市彭山区武阳镇),路的起伏虽然不大,但大队车马难行。还有一条路是沿岷江而行,路平好走,但是需要经过横跨岷江的汉安桥(索桥),(汉安桥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华阳国志校注》说“汉安桥”在横跨江口(今彭山县)附近南河和府河的交汇处。但据新津地方志办公室的文史学者考证,“汉安桥”应在新津邓公场南边,链接岷江东西两岸,现已无存。这个争论尚待评说。)然而江面宽一里半,水流湍急,往往只有冬季连通,“每秋夏水盛(索桥)断绝,岁岁修理,百姓苦之”。蜀汉犍为郡太守李严开通修觉山下的循江车道,建成“新津渡”之后,代替了汉安桥。这样,从都江堰分出来的外江(金马河、羊马河、杨柳河)流至修觉山下与南河、西河汇合,再流到彭山江口与内江(府河)合流,然后再下乐山、宜宾进入长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代古籍里的修觉山图

现在看来,李严的决策和选址在修觉山下六水门旁边是非常明智的。新建的这条路地势平坦,车马俱可通行,方便贸易往来、政令传达、军事运输,比原来的两条陆路方便太多了。从成都前往眉山,虽然需要依次渡过皂江(今金马河)、羊摩江(今羊马河)和西河三个渡口,但是三个渡口都不长,以舟摆渡或搭浮桥,均比较容易。然后再经六水门大坝就可一路顺畅南下了。六水门是用大型条石砌成的,坝堤上可供人畜车辆通行。李严开凿天社山嘴之后,又对六水门大坝进行了扩修,使之足以承受行人车马、军队辎重通过,也都比较方便,这就避开了从汉安桥过江的困难。

修觉山是天社山的一段,临江飞峙,陡峭非常,要用原始的钉锤、錾子开通一条路来谈何容易。传说李严靠神人指点,原来,水火相克,可用火烧山石,再以水浇之,山石因热胀冷缩的作用会爆裂开,如此开凿山石则大为容易。其实这就是李冰开凿“离堆”时的方法。修觉山终于打通了,峭壁裸岩竟呈现出一尊顶天立地初具规模的佛像,新津人津津乐道称为大佛岩。

作为蜀汉重臣,李严和诸葛亮的纠葛是不能回避的。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伐吴失败,败退永安,在永安宫设立尚书台,任命李严为尚书令,临终前,同时托孤给诸葛亮和李严。但是两人之间的纠葛关键是第四次北伐的失败的真正责任在谁。231年2月,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李严做到了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运送了粮草。而诸葛亮得知魏军要切断武都郡补给线,自己又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武都郡防御,就派遣参军狐忠、督军成籓回来告诉李严,丞相诸葛亮准备假装撤退以引诱魏军出击,给以歼灭,让负责运粮的李严给诸葛亮写一封公函,写明大雨导致道路不通,不能运粮了,蜀军很快就要粮尽,请尽快撤军。李严按照这个要求给前线写了撤军的公函。消息自然传给了魏军。谁知四伐战败后,诸葛亮上表弹劾李严运粮不利,导致战役失败撤军。李严自然不服气。诸葛亮发回了李严写来的公函作为证据,而当时唯一的见证人(也是此事的联系人参军狐忠等)已被诸葛亮策反。诸葛亮本来大权在握,又布置了这个圈套。李严只好转过头来认错。第四次北伐失败的罪人李严被废为庶民,并徙梓潼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修觉山

但是也有人说,李严是那种全然服从功利主义的逻辑、谈不上有什么理想和信仰的人。见刘备死后的蜀汉出现了主弱臣强的局面,就打起了政治投机的主意,怂恿诸葛亮“宜受九锡,进阶称王”。所谓“受九锡”,基本上就是取皇帝而代之的意思。不过,李严的怂恿遭到了诸葛亮的严斥,拒绝“受九锡”的诱惑显出了诸葛亮不同凡响的精神境界。当时人评价李严:“腹中有鳞甲,乡党(指乡里、家乡;乡族朋友。)以为不可近。”诸葛亮却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对李严加以团结。李严后因转运粮草不济,迫使诸葛亮放弃北伐,事后为自己开脱罪责,反咬诸葛亮北伐不卖力,李严因此被贬为庶人。诸葛亮死后,李严知道除了诸葛亮,无人能容自己,再无出头之日,大哭病死。

孰是孰非,只好听凭史学家去讨论。我们这里只想说的是开凿大佛岩,繁荣新津市,从而促使新津建县的第一功臣,确实非李严莫属。李严其人虽然人品不佳,但其开凿天社山,重新修筑“六水门”(即今通济堰),为我们留下一处交通枢纽兼风景名胜,为后来无数文人政客所流连吟咏,倒是做了功不可没的事情。

信息来源:风华五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