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叫“吃一堑长一智”,寓意一个人要犯了错就要记在心里,避免下次再犯,可有些事情表明,这句谚语教导不了所有人。

在6月16凌晨,巴以冲突又“死灰复燃”,以色列又将炮口对准哈马斯势力盘踞的加沙地带,根据以色列官方透露,以军这次发起的空袭,主要是因为加沙地区起飞了多个“含有燃烧爆炸物”的气球,并且这些气球飘向以色列地区,导致以地区内多处地方着火,造成当地居民的财产损失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原本和平相处20多天的巴以地区再次掀起战火的洗礼,以色列单方面“撕毁停火协议”声称一切情况都需要“哈马斯”来负责,哈马斯将必败无疑。

同时,受到袭击的巴勒斯坦立马回应“随时准备战斗”,双方关系再次陷入“剑拔弩张”的处境,而其中的导火索竟是小小的“燃烧气球爆炸”。

显然其中蕴藏的信息,绝不是表面看得那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燃烧气球只是幌子,再次冲突的原因还是老问题!

回顾历史上多次巴以冲突的原因,都离不开一个关键因素——耶路撒冷,因以色列国内宗教文化和信仰,犹太人都对这个城市抱有很大的“兴趣”。

自1967年以来以色列占据耶路撒冷一部分之后,就不顾国际认可,单方面宣称“耶路撒冷是不可分割的首都”,这让同样以耶路撒冷为圣城的巴勒斯坦情何以堪?

于是这就造成双方“无法化解”的矛盾,从而导致多次武装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如今在6月15日的时候,耶路撒冷城市里约5000名犹太人集体举行纪念游行,以此纪念“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大获全胜,取得耶路撒冷全部控制权”。

可是,此举一下点燃巴勒斯坦人民心中历史“屈辱和仇恨”,也埋下“冲突加剧”的种子。

从近期5月底巴以冲突过后,哈马斯武装组织意识到以色列“铁穹”系统的针对性,自家的火箭弹没办法造成伤害,同时也察觉到贸然使用火箭弹,将成为以色列用“停火协议”作为要挟的把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最后哈马斯只能用“燃烧气球”的方式来宣泄不满,可这个恰巧让以色列逮住了机会,有了合理的借口再次派出战机轰炸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武装基地。

新任总统“火气”有点大

随着以色列“政治狂人”内塔尼亚胡的下台,新官上任的贝内特就已经摩拳擦掌,仅上任三天就打响他政治生涯的第一枪,仿佛告诉全世界“贝内特政权的新生”。

对巴勒斯坦方面放出“燃烧气球”的问题,贝内特指出“以色列对如此行径决不能容忍,必须做出强力回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以看出,本次新一轮巴以冲突将是以色列新政府的一轮“政治预演”,贝内特身为极右翼的代表,在个人和内部政党对巴以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保持强硬以及偏右的政策。

但是,不要忘了以色列政府是由8个不同政党组成的,在“耶路撒冷日游行”问题上有很大的分歧立场,其中为首的阿拉伯党已经表露出不满。

该党领导人阿巴斯谴责该游行是“公然挑衅”是以政治手段煽动暴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然,贝内特一上台做出如此“过激举动”已经暴露出新政府的弊端,各政党之间的互相牵制,让以色列很难统一作出重大决策。

同时,有美媒指出,以色列的联盟政府,在成立之初应该尽量避免引起“巴以冲突”,因为这是保持政府稳定的重要关键因素。

最后,显然本次新一轮的冲突,更多的矛头都指向以色列的“蓄意挑起”,而恰好又其中暴露出以色列联盟政府的弊端,新政府的成立依旧让中东长期存在的问题棘手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