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吼,本名犼,又名朝天吼,俗称为望天吼、朝天吼、蹬龙。传说是龙王的儿子,也有说法是龙族的克星,好食龙脑,民间有流传“一犼可斗三龙二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述异记》中记载:“东海有兽名犼,能食龙脑,腾空上下,鸷猛异常。每与龙斗,口中喷火数丈,龙辄不胜。康熙二十五年夏间,平阳县有犼从海中逐龙至空中,斗三日夜,人见三蛟二龙,合斗一犼,杀一龙二蛟,犼亦随毙,俱堕山谷。其中一物,长一二丈,形类马,有鳞鬣。死后,鳞鬣中犹焰起火光丈余,盖即犼也。”
另有,东海有兽名犼,形如兔,两耳尖长,仅长尺余。狮畏之,盖吼溺着体即腐。《偃曝馀谈》有载。体型虽小,亦能搏龙,胜后以其食之。
望天犼的相貌比较独特,传说其角似鹿、头似驼、耳似猫、眼似虾、嘴似驴、发似狮、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鲤、前爪似鹰、后爪似虎。

在古代,望天吼一般作为镇墓兽出现,用来镇墓、辟邪,在百姓心目中,望天吼是一种吉祥、美观、威武、雄壮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望天犼能够替供奉它的主人避妖邪、挡煞气、驱除群凶、拔除不祥、聚财、守财、镇宅,是世间人心目中至关重要的图腾圣兽。望天吼能够为供奉者添加瑞气,所以是历朝历代帝王们终身供奉的国兽。望天吼助君王识别善恶忠奸、铲除小人,确保国家兴旺、江山永固。望天吼还可陪伴并沟通阴阳两界的神灵,使入葬帝王早日入天道轮回人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因有如此,它才能高踞于有云朵及盘龙衬托的天安门华表上端。天安门城楼的前制的华表最顶端的承露盘上蹲立着神兽就是“望天吼”。其中城楼内侧的望天吼面向北方,正对着紫禁城,称为“望君出”,外侧的望天吼面向南方,称为“望君归”,被老百姓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