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来,一个人若是能在小的时候就有较为良好的表现,那他在长大后就一定会更为有出息些。正因为如此,人们在得知有“五道杠少年”黄艺博的存在时,才会认定他将来一定能考入一所非常不错的大学。而且与此同时,大家还在看到“不屑弟”孙童的表现后觉得他远逊于身为“五道杠少年”的黄艺博。甚至有人还曾断言,孙童未来只可能会成为像黄艺博这样优秀的人的助理。那么,曾为“五道杠少年”的黄艺博,后来如何了呢?彻底输于“不屑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四道杠”、“五道杠”横空出世

一说到学生时代的“几道杠”,那想必大部分上过学的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它是少先队干部袖标上的符号,且正常情况下,这“几道杠”只有一到三杠之分,不同的杠数代表不同的职位。其中“一道杠”代表的是小队长,“二道杠”代表的是中队长,至于“三道杠”嘛,则代表的是大队长。不过你知道吗?在我国的武汉市却存在着“四道杠”和“五道杠”,它们是武汉市的首创符号,分别代表少先队区总队部队委的职位和少先队总队长的职位。如此一来,大家应该知道拥有“五道杠”于一个学生而言,是多么值得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一件事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黄艺博成为“五道杠少年”的原因

既然“五道杠”代表的是少先队总队长的职位,那凭啥只有黄艺博成为了“五道杠少年”,而与他同在一个学校的其他学生却没有机会担任这一职位呢?其实,这还得从黄艺博自小所接受到的特殊教育及其自身所拥有的特点说起。据说黄艺博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外婆去读《史记》和《资治通鉴》之类的书了,及至长到七八岁,他甚至还对阅读报纸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之后在所接受到的家庭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引导下,他还开始以实际行动去为身边的人提供帮助。结果没过多久,他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小绅士和好孩子。正因为如此,在他上了学后,才有机会去担任少先队总队长的职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评上“五道杠少年”之后的表现

在成为少先队的总队长后,黄艺博并未选择止步不前。相反,为了能在未来的时间里始终都有资格担任“五道杠”的职位,他开始做出了更多的努力。比如说,平时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些文章拿去发表。再比如说,只要把家里人给的零用钱攒够了一定的数目,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将钱全部都捐给福利机构。正因为如此,很多家长都开始耳提面命起自己的孩子来,说是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把黄艺博当成是学习的对象。当然了,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媒体才会隔三差五就跑去黄艺博所在的学校去对他进行采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不屑弟”的由来

黄艺博接受的采访多了,说话办事就总给人一种很老道的感觉。这在不少大人看来,是很值得夸奖和表扬的。但是在黄艺博的同龄人看来,这却有明显的作秀之嫌。其他学生在看到黄艺博接受采访的时候,都会模仿他对镜头做出很乖巧的样子来。但是有个叫孙童的学生在某次黄艺博接受采访的时候,却在镜头面前对他表现出了很不屑的样子。于是很快,经过媒体报道,孙童不光火了起来,而且还得到了一个“不屑弟”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二人后续成长情况

按说黄艺博能长期担任“五道杠”的职位,那他就理应该在长大后考入一所极为不错的大学才对。而孙童呢?当时既然无法跟黄艺博做比较,那长大后理应更可能会落得个一无是处的结局才对。然而实际上,情况却并非如此。甚至可以说,二人后续的成长情况简直令人感到震惊。原来,长大后的黄艺博并未能像人们想的那样考入什么不错的大学。相反,他后来因高考成绩太差而只能去读一所普通的三本院校。而孙童呢?不仅没有变得一无是处,甚至还出人意料地考入了哈佛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众所周知,哈佛大学可是举世闻名的大学。能考入这样的大学的学生,都哪能是什么等闲之辈呢?由此可见,“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句话在某些时候还是很有可能会应验的。就如黄艺博一样,若在注重自身荣誉的同时,也能把书读好,那他也不至于会由备受大家喜爱的人变成公认的反面教材。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