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决定向10位为中国革命奋战过的部队首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的军衔,以表彰他们在以往作战中的卓越功绩。

这十位元帅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各个时期的重要领导者,都分别领导和指挥或参加了重要的战役军团作战,对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对于十位元帅的评选结果,也存在一些小小的争议。

1937年8月,位于陕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下辖三个师,在六位师级干部中,三位师长和两位副师长在建国后都被授予了“开国元帅”的称号,只有一位副师长仅仅被授予“上将”军衔,他就是一二零师师长萧克,也是军衔一直备受争议的一位将军。

那么,八路军的六个师长中,为何唯独萧克将军没有成为开国元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观原因:和同期战僚相比,战绩不是特别突出

萧克将军没有被授予元帅的最主要原因,则是相比于同期其他战僚,他的功绩并没有特别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克将军主要在赣江以西地区打游击战,反围剿战役中也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且在之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实际战功与同期战僚相比也不是很突出,因此,在十大元帅的评比中,他并没有脱颖而出,得到元帅的称号。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即便萧克将军没有被授予“开国元帅”的称号,他也是一位优秀的军队将领,在以往的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值得称赞。

萧克将军于1907年在湖南嘉禾一个清贫的书香门第出生。出生于书香门第,家里人很重视对他的教育。因为祖上几代都是读书人,家里有很多著名的藏书。他本人也喜爱读书,对于各种书籍爱不释卷。

但无奈家境贫寒,无法负担起读书的费用,只能依靠在学校帮忙来获得补助。

由于身处动荡不安的年代,他决定从军。1926年,萧克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初,年仅二十岁的他毅然投入到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洪流中,正式开始了革命斗争生涯。

随后,他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后历任纵队司令员、师长等职务,积累了不少作战经验并提升了他的作战能力。

已经有丰富战斗经验的他在队伍中提升得很快,短短三年里,他就由一名连长升为红军师长,两年后又担任湘赣苏区红八军的军长。

1934年7月,年仅27岁的萧克将军就已经担任了红六军团军团长,为中央红军在反围剿失败后的战略转移开辟了新通道,拉开了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的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足以见得,虽然此时的萧克很年轻,但是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过人的战斗本领,他已然成为了一位非常优秀的红军将领。

抗战时期,他作为八路军一二零师副师长,参与指挥东渡黄河。1939年,萧克将军又参与指挥游击战,后开辟平北新根据地,发展了冀东根据地,为东北的解放创造了条件。1943年,他又担任晋察冀军区代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萧克将军参与创办了华北军政大学,并担任该大学副校长。1949年,又任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第一参谋长,指挥横渡长江,先后进行6次大规模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在大陆的残余势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建国后萧克将军历任国防部副部长、农垦部副部长、军事学院院长。1980年,已经73岁的萧克将军当选为政协委员会副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927年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萧克将军指挥并参与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战役。这些战役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次战争都关乎着国家的未来,关乎着民族的希望。

然而,这并不能决定萧克将军就一定能成为建国后的十大元帅之一。

在这些时期,党内也不乏其他优秀的将领,他们或是在军中的资历更深,或是作战经历更多、战斗经验更丰富,取得的功绩相比于萧克将军也更为突出。因此,在授予元帅称号时,这些更加优秀的战僚将会比萧克将军拥有更多的机会。

虽然战绩不如其他战僚优秀,但萧克将军的功劳也是不可磨灭的。

无论是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他所指挥并参与的起义、战略转移和战争活动都对之后的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我们仍可以称他为英雄,他也配得上第一上将的荣誉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观原因:名额限制,择优确定

1955年共授予了十位元帅、十位大将、五十七位上将军衔。

萧克将军没有被授予“十大元帅”甚至“十大大将”的原因,除了主观上同期战友实在极为优秀,他的战绩没有同期战僚突出外。

另一方面是因为元帅和大将的名额分别只有十个,萧克要成为其中之一必须取代其中一名。但因为资历、战绩和代表性等因素的不同和差距,使得他没有办法取代原有的人选。

元帅和大将的名额有限,各自都只有十位,但对于共和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将领有很多,因此,必然要通过对比,择优确定。决定能否授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在军中的资历、作战经验、作战成绩以及其他的一些影响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克将军虽然在以往的战役中表现优异,但和其他战友相比,他的战绩还不足以取代他们成为元帅和大将的人选。

虽然从客观来讲,元帅和大将的名额限制是萧克将军落选的原因之一,但究其根本,还是源于“对比择优”的甄选原则以及萧克将军自身的“劣势”。

根据资历、战绩以及作战经验,萧克将军也并不逊色,能够担得起“元帅”这一称号,但当与其他战僚进行对比时,他的光芒就会被稍稍掩盖,最终仅能够在上将中独占鳌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戎马一生,素有儒将之称

虽然萧克将军并没有成为十大开国元帅和大将之一,但他对于新中国所做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萧克将军虽然戎马一生,常年活动于战火纷飞、硝烟四起的战场上,但他素有儒将之称。因为出生于书香门第,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喜爱书法、读书和创作,并从小养成了手不释卷的习惯。

在跟随起义部队南下的途中,部队遭到伏击,不幸溃散,萧克将军曾依靠一笔好字度日糊口。一直到耄耋之年,他写字还很讲究“四正”法—心正、身正、纸正、笔正。在被授予“元帅”称号的将领中,很多人都是在革命军队中才开始学习文化知识的。

而萧克与他们不同,他从小能诗善书,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儒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喜爱写字和读书外,萧克将军还喜欢创作。在长征途中,即使硝烟未散、处境已然很艰难,他仍会诗兴大发,挥毫赋诗。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他还写下了一部长篇小说《浴血罗霄》,这部奇书在出版后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萧克将军晚年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等职务。离职后又受中央军委委托编撰八路军史料丛书。

离休以后,他仍致力于军事学、党政军战史的学习和研究,笔耕不辍,除主编《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萧克诗稿》等书籍外,还出版了《萧克回忆录》《朱毛红军侧记》等作品,并被复旦大学人文学院聘为兼职教授。这一切成就和荣誉都源于他的儒将风范。

作为一名饱读诗书的文人,他早早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戎马一生,指挥并参与了众多战役,经历了人民军队血与泪的奋战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作为一名将军,他从小便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善写书法、熟读诗书、满腹经纶,是名副其实的军中儒将。

以上的种种经历,都为他之后学习研究军事理论、党史、军史和战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萧克同志还积极倡导创办一个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史为鉴、以史资治的刊物。在他的直接指导、关怀和许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创办了《炎黄春秋》杂志,主要记述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

萧克将军还是一名唯物主义者。在党史、军史研究中力倡实事求是,反对人云亦云。

他曾强调,历史事实便是最大的权威,一切著作、研究必须要以事实为基础,搞历史研究必须“求实存真”,不能人为地歪曲事实,真理只有一个,是不能以“政治上的需要”为借口改变的。

在遇到歪曲事实、以讹传讹的情况时,他常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纠正一些讹传,并告诫人们要尊重历史事实,在学界广为美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0年8月,已经73岁的萧克将军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萧克将军的此次当选,与他过往的经历与取得成就是分不开的,是对他一生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精神的肯定与赞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克将军是一位非常谦虚友好、不求名利的长者。虽然身经百战,指挥过千军万马,但在工作时却谦虚、和蔼,在布置工作时,从来不用命令的语气,走在哪里都是询问、倾听、请教。

萧克将军还是一位淡泊名利的前辈。虽然他成为了六个师长中唯一一个没有被授予开国元帅称号的师长,但他对于军衔并没有很看重,而是始终找准自己的定位,继续追求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被授予第一上将的荣誉,他也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而是继续投身到军事人才的培训工作中,为军队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萧克将军不仅自己拥有良好的品质、文武双全,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颇有一套章法。萧克与妻子蹇先佛一生虽育有三个儿子,但由于战争的缘故,导致夫妇痛失前两个孩子,只有幼子萧星华足够幸运,顺利长大成人。

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萧星华从小就受到父母极为严格的教育,夫妇二人也为这个孩子倾其所有、寄予厚望。在两人的倾心培养下,建国后,萧星华考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到湖南劳动。

1983年,萧星华被调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作,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最终成为了一名武警少将。萧星华能够有所作为,与父母的敦敦教诲和悉心培养是分不开的,这同时也说明,萧克将军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将领,也是一位优秀的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克将军是一位战将,参与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我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高级指挥员之一。他也是一位军事教育家。

战争年代,他办过教导队,担任过军校校长,为革命战争和军队的壮大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是军队院校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他还是诗人和作家,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凭借一首首诗篇,记录自己的革命历程,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2008年10月24日,萧克将军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他自1927年参加革命以来,一生为党的工作、国家的事业和人民的幸福无私奉献,他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共产党员,也是共和国的伟大功臣。

虽然萧克将军并未和其他五位师长一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帅,在数次战争中的战绩,也不如同期战僚一般优异和突出,但他对于中国革命的贡献和其他人一样,是突出的、值得肯定、赞扬和歌颂的。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炎黄子孙,应该铭记为中国革命奋战过的先辈,更应该铭记他们对中国革命建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