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商店之后,连银行网点都迎来了“闭店潮”,1300家半年店内关门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当中国的经济面貌焕然一新的时候,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中国已经不再是旧的那样死气沉沉,发展缓慢。伴随着总设计师“南方对话”的展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在全国范围内确立。

这一套,社会主义搞资本主义,这哪行?怀疑派为了最大限度地驳斥,纷纷提出国家机构问题。但俗话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2010年更是一举超越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总的经济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自然也得到了改善。这一过程结束后,全中国的网络技术都受到了影响,于是就悄无声息地被根深蒂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世纪末,互联网开始进入中国人的家中,在那个电视甚至都没有普及的年代,一台电脑对于一个中国家庭来说就像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奇迹。伴随着中国经济开放模式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涌入中国,这一进程自然也推动了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网络也一样。此后的十多年里,互联网就像是中国的火箭一样,迅速发展壮大。到2020年12月,互联网普及率将达到70.4%。同时,众多互联网的延伸产业也悄然兴起。

以网购为例,2020年1-6月,全国网络零售额达到5.15万亿元,这个数字与其他国家相比十分恐怖,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的网购渗透率远远高于我们的预期,而网上的购买力仍在继续增长。而网购的普及,自然也对零售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一冲击对一些中小型城市的影响可能不大;但在一些经济和科技较为发达的城市,网购已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路边濒临倒闭的小型实体店随处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网上购物相比,消费者确实有足够的理由说明实体店的不足与缺陷。比方说每个人都关心的价格问题,当网购与实体店形成对比时,将充分展现前者的优势。自数家电商平台做大后,各为争夺市场纷纷在大幅降价占领市场,通常,同一件商品在网上的交易比在零售店的交易要便宜得多,而且,随着近年来电商平台的标准化,人们能在网上买到假冒商品的几率也大大降低。因此,网上购物的确比实体店方便、实惠许多。

诚然,由于网络外延产品的影响,营业额逐年下滑的线下经营场所可能不止是实体店铺,银行这类硬性金融机构也会受到影响,而许多银行、在许多地方的分行也纷纷宣布关门。为什么这一规模如此之大,在如今的金融体系中显得如此重要的银行网点,抵不上互联网的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货币形式存在的银行,其承载的金融价值是极其巨大的。对一般人来说,银行既能为我们提供存款的价值,又能使我们手中的资金流动。在现代社会中,钱存于银行已成为几乎所有人的共识。但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兴起,尤其是网络支付的兴起,人们似乎对此有了一个普遍的共识,即裂谷一般越扩大越大。

事实上,除了理财等金融产品之外,传统金融业受到的巨大冲击主要来自网络支付。随着在线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弃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把工资存到支付宝或微信上,这一网络支付平台可以实现在线支付,使银行线下不再需要储蓄资金。因此,很多银行的网点都面临着“关门潮”。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银行业网点关闭数量已超过1300家,这一数字还在继续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这样,银行并不是颓败之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老年人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怀疑和对传统银行的信任。说到底,70、60后甚至更老的人群,都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快速接受新鲜事物,经历巨浪,见证祖国繁荣昌盛和不景气时,也不会有多少精力去了解这个神奇的互联网世界。所以,究竟应该选择银行还是第三方平台,最终还是要看哪一个更适合、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