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南德说"没有哪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但是,我们大家都有某种推测或某种信任"。古往今来有不少歌颂父母之爱的伟大诗篇,相对于母爱,父爱更容易被人忽视,但父亲对于子女的感情一点也不会比母亲少。

全世界的父亲似乎都如此,他们不会像母亲一样对孩子温柔细语,他们总是会用最严格的要求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路,会在子女遇见困难时默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父爱如山,深沉静谧,对于这一点,李泽楷的感受应该最深,33岁时负债130亿美元,每天睁眼就要还几千万利息,最后还是父亲李嘉诚出马替他还清,父亲是他勇往无前的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破釜沉舟握商机

对于香港首富李嘉诚的二儿子李泽楷,世人对他的了解主要就是和女明星的高调恋情,其实,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他自然不是不学无术的等闲之辈,他没有继承父亲的主要事业,但是李嘉诚出色的商业头脑还是有所遗传。

1999年,香港最大的电信供应商香港电讯因为大股东英资大东公司想转战欧洲市场发展互联网业务,所以打算卖掉香港电讯这家公司当时市值超过3000亿元,年利润更是高达百亿,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投资项目。

李泽楷自然看中了这家公司,与此同时新加坡电信公司也想收购香港电讯,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李泽楷必须早做准备。尽管李泽楷想收购的意向很迫切,但是他手上仅有10亿美元,这肯定是不够的,为了筹集资金,他只能选择向银行贷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巨富之子贷款易

我们都知道银行贷款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它需要贷款人有一定的资质,但是银行也是"看人下菜碟",李泽楷的背后就是香港首富李嘉诚,银行根本不担心还不上钱的问题,甚至巴不得他多贷点钱。

所以当李泽楷一说出父亲的名字,银行立马贷给他130亿美元,甚至还是无押贷款,此时的李泽楷年仅33岁,由此可见李嘉诚三个字背后的份量有多重。

因为这笔贷款,再加上优秀操盘手的运作,最终李泽楷的公司打败各路竞争对手,成功收购香港电讯。这场"商战"算是大获全胜,可等待李泽楷的将是银行130亿美元的贷款以及高达10亿美元的银行利息,也就是说,李泽楷每天一睁眼就要支付银行几千万的利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庞大的债务压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这也正印证了人们常说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好在李泽楷不是一般人,心理素质很强大,他在决定收购前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过收购的公司也正如当时所预判的那样,收购后头几年香港电讯盈利可观,李泽楷的债务压力也得到些许的缓解。

但是后期公司面临资金周转不开,利润持续性下滑等情况,导致股价也一跌再跌,眼看着公司经营出现重大危机。

山穷水尽父助力

在自然界有一种教育是鹰式教育,就是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就会将它们推下山崖,也正因此这群鹰宝宝才会学会飞翔,李嘉诚对儿子就是这种教育,他不会一味地溺爱孩子,也不会一味地控制孩子,我想应该也正是因为他有这种大智慧,李家的产业才会越做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李泽楷向银行贷款收购香港电讯的时候,他并没有干涉,而是放手让儿子处理这些收购事宜,收购成功后,李嘉诚也没有对香港电讯的未来发展指手画脚,所有的决策都是由李泽楷负责。

李嘉诚也是有意锻炼儿子的业务能力,这样的实操既能让李泽楷了解到如何做生意又能提高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闻不问不代表放弃不管,当李泽楷公司发展面临问题的时候李嘉诚还是会挺身而出。

所以后来李泽楷的电讯公司资金链断裂,不能及时还银行贷款的时候,李嘉诚出资购买李泽楷手上的资产,及时弥补李泽楷账上的资金空缺,随后李嘉诚又逐步替儿子还清银行贷款及利息,解了李泽楷燃眉之急。

在平稳度过那次资金危机后,电讯公司继续向前发展,如今的香港电讯早已由亏转盈,每年纯利润就多达20亿港币,这进一步印证了当时李泽楷贷款收购的选择没有错,也证实了李泽楷的商业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这场来势汹汹的债务危机还有一个小插曲,对于李泽楷来说也是终生的遗憾。当年银行贷款一直还不上,李泽楷每天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为了尽快还债,他不得不大量抛售手上资产,其中他仅以40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了手上一家公司的股份。

几年之后这家公司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已经市值超过3万亿港元,这家公司就是腾讯公司。如果当时李泽楷没有将股份卖出,那么那些股票现在至少价值数千亿。尽管后来李泽楷也相对后悔,不过在当时那种情况,抛售股票也是正常之举,毕竟谁也不知道后来腾讯能发展的这么牛。

宋代著名学者吕公著曾有言"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李嘉诚留给后代最大的财富不只是巨额家产,也不是显赫的名声,而是为人处世之道和各种人生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李嘉诚优秀的教育方式锻炼了两个儿子的能力,让他们没有成为一无是处的富二代,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曾经的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山西最年轻的首富李兆会。

继承家业以后他挥金如土,没有商业头脑还想发不义之财,最终他不仅败光家产,还因为违规违法被限制出境,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青年时期父母对他过多的溺爱,让他以为钱财来的很容易,最终落的如此下场。

"父母之爱子,为计深远",溺子就等同于害子,温室里的花朵一定熬不住外面的雨打风吹,真正的疼爱孩子就应该让他有能够"独立"成长的机会,让他具备面对困难的勇气,这样,在父母老去时,孩子才能独自面对生活上的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