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乐至县借助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等项目,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建设高标准农田

粮食亩均增产15公斤以上

仲夏时节,乐至县劳动镇庙山村的秧苗刚刚“下田”,在“路相通、渠相连、田成片”的农田里整齐排列。

“我们的田土都成片了,杂草也除了,浇水、播种、犁地都很方便,还能节省出很多人工。”庙山村村民黄英看着自家平整后的土地满心欢喜。

过去的庙山村,不少田块高低不平,排灌能力差,田间道路少,部分因费时费力还产量不高而撂荒。2020年,该村675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地,90%的土地得到重新整改。如今,田间道路通达率达90%以上,耕地质量、水资源利用率、农业种植结构有效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受益群众满意度90%以上。

土地整治不仅让原本的小田并大田、旱田改水田、瘦田变肥田,更让不少撂荒的土地得到重新利用。

“我家门前的烂湴田以前一直没管过,现在整治后变成高产田,去年就多收了300公斤稻谷。”庙山村村民郎建具指着他家新播种的水稻秧苗,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信心。

近年来,乐至县不断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共建设高标准农田约41.1万亩,实现粮食亩均增产15公斤以上。

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10余平方公里荒地变沃土

眼下,春茧收购已结束。通旅镇新桥村村民郭中华家的50张春茧卖了将近15万元。谈起这些年栽桑养蚕的经历,郭中华深有感触。“之前我们村水土流失很严重,根本无法大规模种桑养蚕,现在经过水土整治,好了许多。”

新桥村地处通旅小流域,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面积达18平方公里,属中度侵蚀区。水土流失造成耕地土层逐渐变薄、肥力下降、抗旱能力减弱、粮食产量低下,甚至出现丧失耕作能力的情况。

2018年,通旅镇迎来了新机遇——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通旅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项目以新桥村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84平方公里。其中,坡改梯35公顷,发展果木林102公顷,保土耕作1498公顷,修建排灌沟渠13千米、蓄水池33口、沉沙凼146口、作业道路8千米。

“四通八达的道路,让村民的生产生活获得了极大的便利;修建的水池、水渠等一系列水利设施,让我们村多年来的缺水问题也得到了根本缓解。”新桥村第一书记张贺说,现在村上建设了产业园基地,引进了一些有志之士回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姚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