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博导在焦虑。

重庆大学博导张小强,指导过70名研究生,却教不了上初中的女儿。

有些话,博导可能没明说。按照现在的政策,初中成绩如果不过关,博导的女儿照样可能去读职专,高中都上不了。

10多年前,家长们还在欢呼“大学好上了”,因为不断扩招。

那时候我甚至认为教育是有前途的,人类幼崽是有希望的。

然而今天,冷冰冰摆在眼前的事实是:大学的确好上了,但你的孩子可能连高中也上不了。

有人否认,说“被刷下来的比例不到50%”。呵呵。这种辩解,有什么用?

生三胎吧,听说可以缓解焦虑。(问题来了:二胎在哪儿?)

2.

综艺节目在(贩卖)焦虑。

《不要小看我》,据说是一档综艺节目。节目中,一位妈妈的内疚式教育引发争议:

一位妈妈讲述在指导四岁孩子作业时崩溃,无奈之下通过惩罚自己让孩子提升学习效率,引发热议。李诚儒认为这位妈妈采取的方式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专家观察员边玉芳也表示不赞成妈妈的这种做法……

我真心不想看这种节目;只看报道,就起了疑心:

这位妈妈,如果不是在演戏,就是真的病了。

请注意孩子的年龄:4岁!

给4岁孩子辅导作业?开绳么玩笑!

这么大的孩子,能分清内疚、羞愧、郁闷的区别吗?

八成是在演戏,精神正常的人不会这么干。如果是在演戏,那不是在贩卖焦虑,又是在干什么?

这就是传说中的“左右互搏”之术:

比如你想写一篇评论,但实在没东西可批评了,因为大家都挺正常的;于是,你先“假想”一个错误观点,再把它揪出来,横加批判,痛快淋漓……

原以为只有我这么干,没想到你们浓眉大眼的,也这么干呀!

3.

没了培训班的家长,是真焦虑。

博导焦虑,好说;毕竟他是博导,高层次人才,通常情况下,地方政府对高层次人才子女,在教育方面会有所照顾。

何况,博导本就是大学教授。

即便现在高校招生十分严格,对本校教职工子女的招收越来越透明、公开、公正,但他的人脉优势摆在那里,搞定孩子的教育问题,分分钟的事儿。

至于综艺节目嘛,就甭提了,咱们讨论得越热乎、越有共鸣,他们的流量就越大。对,我就爱说点实话。

然而,严管“校外辅导班”的各种信息传来,家长们是真焦虑了。

不严管,家长们焦虑辅导班太贵、花钱太多;一严管,家长们焦虑报不上班、钱花不出去了。

家长的钱,真的是天上掉下来的?

核心问题,是传说中的“囚徒困境”。

你在一个囚室,我在一个囚室,咱俩都保守秘密,就都能出去;如果你出卖了我,不仅你能出去,还能赚20块大洋。

所以,你肯定想着,最好既能偷偷出去,又赚20块。问题是——我也这么想。

表面上,我爱护你,你爱护我,共同拥护“打击辅导班”;背地里,我偷着报,你也偷着报。

结果就是,咱俩谁都出不去,把牢底坐穿。

家长真有点像囚徒。

4.

工资低的焦虑,工资高的也焦虑。

“时代财经”调查了一部分家长,了解他们的收入及教育支出情况。

有一户家庭,收支结构是这样的——

一看就是大城市的。

在大城市,年薪20万,不高不低;他的妻子收入更高,年入50万。

这也是他敢于在子女教育上每年支出20万+的重要因素。

光靠他自己,肯定不敢这么干。

就算如此,想想也悲哀:如果没有老婆,自己的工资,连两个孩子的教育都应付不了!

收入和支出,从来都是水涨船高,这个道理容易懂。

比如,你月薪1000,只能吃路边摊;月薪3万,进好一点的酒店就没什么心理负担了。

教育支出,也是如此。多数家庭都懂得量入为出。

我没想到的是,教育焦虑也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水涨船高。

这貌似不太合理。科学的解释是,收入高了,教育焦虑应当下降才对。毕竟,老子有钱了,干嘛还让孩子学得那么苦?

可这种“老子有钱了、孩子不用学”的思维,只在我上小学的年代出现过。那还是一个盛行“万元户”的年代。

焦虑因何而起呢?

仅仅是因为有贩卖者吗?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专栏作者,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给家长的35堂教育思考课》《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12册)》《少年读史记故事·先秦之治》《少年读史记故事·秦汉霸业》《少年读史记故事·列国春秋》《人生是一场修行》《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26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