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6月18日消息称,由世界银行主导的太平洋海底光缆项目,因为没能按期选出相应承包商,最终导致这一项目被迫陷入僵持状态。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结果,主要是因为参与此次项目的竞标商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前华为子公司)的投标引发美国政府高度重视。

面对美国当局发出的言论胁迫,众多太平洋岛国最终因为无法抵抗这些外在压力而不得已转变立场,也使得中企的国外项目最终受到严重破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底光缆项目遇阻

据了解,海底光缆合作项目是包括世界银行及亚开行在内的银行主导成立的,项目价值7260万美元,项目成立的意义在于通过建造比卫星拥有更大数据含量的海底基建来提升部分太平洋岛国之间的通信系统。另外,在这一项目建设过程中将无法避免地把光缆铺向关岛地区。

在项目一经公布且进行公开招标程序过后,美国政府立即察觉到这其中的问题并给予了充分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参与投标的有华为前子公司,最重要的是关岛地区可谓是美国军事战略重地。具有大量机密数据的海底光缆基建项目竟然有前华为子公司的参与,这让美国变得高度紧张,当即采取多方面的手段向各国施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括让反华官员亲自写警告信、向太平洋岛国发出外交“关照”等等,以此来威胁各岛国。即便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拿出的竞标价比其他企业的要低20%都不足以打消美国的各种打压和针对。

中企发展受阻

所以在美国政府的持续打压中,中企在国外发展的路线又再一次遭受阻碍,即便现在美国总统是拜登而不是特朗普也还是依然如此。尤其是在触及到美国切身利益时,拜登甚至会比特朗普更加敌视中国。从此次美国威胁太平洋岛国这一情况中足以看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这点,不再盲目的听从美国号令、配合美国行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美国霸权主义国家的格局。美国未来如果再继续制裁中国,只会自食其果。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环球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