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众多的网友来说IE浏览器相信再熟悉不过了,基本上每一台电脑里的标配除了“我的电脑”“回收站”就是IE浏览器了,但就这么一个我们习以为常的浏览器却也没有逃过时代的洪流。

经过25年的服务,微软IE浏览器终于退休了。

近日,微软公司在官方技术论坛中宣布,从2022年6月15日开始,IE浏览器将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

之所以会选择让它就此“退休”,其主要原因是随着系统版本迭代更新,这款老化的网络浏览器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消费者使用了。

有网友戏称“IE用户要到2035年才能知道这件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顶流”IE的那些年

如果说哪些产品可以代表80、90后青春的回忆,IE浏览器绝对可以算得上其中一个。

在IE的首个版本诞生不久,微软便在同年11月发布了其第二个版本IE 2.0。

相比前版,IE 2.0最大的变化就是参考了当时最热门浏览器——网景Netscape Navigator的相关设计。

一年后发布的IE3,就显得更加的稳重与强悍。总之,IE凭借种种力量逐步站稳脚跟,开始与网景Netscape浏览器相抗衡之路。而IE3首次拥有了字母“E”图标,最终这个Logo成了IE的经典代表。

IE4.0的推出,可以说是对网景Netscap浏览器的重大威胁。

同时,从Windows 95 OSR2开始,IE被捆绑作为所有新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默认浏览器,而且免费,这使得Netscape的份额渐渐被蚕食。

接下来Windows98、Windows98SE的迅速普及给了IE又一发展的温床。而因为Netscape6的滑铁卢,使IE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而当时唯一的竞争对手Netscape的占有率已跌至无法挽回的地步,这场浏览器战争以IE完胜告终。

打败了网景Netscap浏览器后,IE开始数年之内统领并主宰整个浏览器市场。

由于Windows系统的主导地位和竞争对手的匮乏,IE的市场份额节节攀升。根据某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02年4月份,IE的市场份额高达96.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向没落的IE

IE是作为一款“核武器”而诞生的,1994年,当微软发现网景浏览器诞生了仅一年多就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决定推出IE浏览器进行阻击。

IE的战略价值在于,占领了浏览器市场就等于控制了互联网的入口。当年的入口之争如此狭窄,所以微软不惜把IE浏览器捆绑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进行销售,哪怕遭受反垄断的诉讼。

可能是觉得自己已经是浏览器界的霸主了,所以不论是管理还是优化方面IE都开始进入了一个停滞的状态。

但是网络时代就一直都是日新月异的,别说长时间的不更新,很有可能你一个月不更新就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火狐和Chrome浏览器先后问世,并且凭借着更快更安全更舒服的特点,迅速抢占了原本属于I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E 6其诞生后的十年中除了要与Mozilla火狐、GoogleChrome、苹果Safari、Opera等其他公司浏览器竞争外,还需要与IE 7、IE 8以及IE 9等自家产品进行一番较量。

由于IE6不兼容最新的网页标准,却在中国拥有大量用户,页面工程师不得不为每一个页面开发两套代码。

在开发圈儿里,IE6被称为“程序员的梦魇”,有人甚至发起“杀死IE6”的庆祝活动。

看到情况不妙,IE终于决定不能再继续“啃老本” 了,是在2009年推出了大幅度改进后的IE8,随后更是连续推出了好几个版本,最后一个推出的版本是IE11。

但是这样的改变已经来得太迟了,在几年的懈代中,IE的消费者基本上都走得差不多了,他们大多已经成为了其他浏览器的忠实粉丝了。

2015年的时候IE浏览器的市场占有率仅剩下15.71%,在今年最新的相关报告中显示,目前I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连2%都不到。

而随着PC、手机等设备App化、云端化,“入口”的含义发生了根本改变。

竞争的焦点已从入口转向时间,谁占用户的时间多,谁的价值大。

脱离了浏览器,不影响人们购物、社交、游戏、娱乐,浏览器产生的场景越来越少,变得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