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学生:Mark

— 院校:南京师范大学和塞勒姆州立大学合作项目

— 专业:英语

— GPA:中方 90%,美方 3.97

— 合作机构:灯塔学院

— 录取: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 英语:当代文化议题硕士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English: Issues in Modern Culture MA; 香港大学 - 文学和文化研究硕士 -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aster of Art in Literacy and Cultural Studies; 伦敦国王学院 - 当代语言文学和文化硕士 - King's College London Modern Language, Literature & Culture MA 等等

口述 / Mark 采写 / 裴佳为

谈起最初选择英语专业的初衷,Mark 表示自己一直以来都是对外语很有兴趣。高考时,八个志愿 Mark 几乎全部填报了外语类专业,他坦诚地告诉我们,在学习外语时他感受到了自己的优势,“可能比较有语言天赋吧,会学得比别人快,记忆力也比别人好”。

虽然有着傲人的写作水平,Mark 却十分不适应标准化考试。

无论是高考中的英语还是出国所需的雅思,他的分数都不算高。在南京师范大学,GPA 排名第一的他在班里却是高考英语最低分,“我觉得高考的英语成绩只能反应在高考上的水平,我就是不太擅长考试”。因此在美国学习期间,他选课也有侧重,“我会去选择期末考试是写作的课程,如果是经常随堂测验的话可能就不会选”。

Mark 对文学的兴趣则始于高考时的一次考试经历。

在参加自主招生时,笔试题中一段德国作家瓦尔特·本雅明的文章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个时候一下子被那个文章迷住了,出来觉得还不满足,又把本雅明的一整本书都买来看了,甚至文中出现的人物也一一去做了了解。因为高中一直是在一个小县城里,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那篇文章一下子让我对本雅明和他的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这本书为 Mark 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的大门,以这本书为起点,他不断去探索和拓宽,逐渐发现了理论研究的迷人之处。

从择校开始,Mark 的目标就是香港大学,一方面是喜欢香港这个城市,另一方面是觉得那里的语言环境更适合他。

研究生阶段,Mark 早早决定选择了读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对理论研究比较感兴趣,二是我对跨学科研究比较感兴趣,这个专业的课我都蛮喜欢的”。而这些兴趣则是源于他在美国交换期间的经历。

在美国塞勒姆州立大学交流学习的两年间,有一位教授对 Mark 有着不小的影响,把对理论研究有着浓厚兴趣却又不敢轻易尝试的他真正带上了这条道路。

上了两门教授的理论研究课之后,Mark 坚定了想探索理论研究和跨学科内容的心。在留学生中,义无反顾选择文化类理论研究的人并不多,Mark 觉得对各种社会或文化现象做不同程度的剖析,甚至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让他感觉是在这个世界上做了许多的探索。

在美国交换期间,Mark 觉得自己真的“转起来了”,他觉得对比国内较为轻松的学习环境,美国的学术要求要更加严格。

在麻省交换时,Mark 还有过一段在学校 Mary G. Walsh 写作中心实习的经历。在这段工作中,他不仅要辅导国际生,甚至还要教美国人写作。

“一开始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荒唐的事情,会觉得作为一个英语非母语的人自己的水平离辅导别人还差很大一截,也会担心被别人瞧不起。但是后来我渐渐发现,并不是所有人的写作水平都是那么好的,教他们写作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因为不同专业的写作往往会涉及到大量的专业词汇,在每次 tutor 前提前进行针对性的准备也成了 Mark 当时必做的功课之一。“这段实习经历对于无论是我的学术能力,写作能力,还是我的人际交往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

作为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Mark 学习英语的方法从来都不是死读课本和硬背单词,而是依靠大量的阅读和语言环境。而这也导致了相较于口语和听力,他更擅长写作。

在英文写作中,Mark 几乎从来不会出现语法错误。谈起英文学习,Mark 觉得沉浸式的语言环境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当你睁眼闭眼,张口闭口都是英文的时候,说和写都会更顺畅。”在国内的时候,他会刻意地多看外文的内容来为自己创造语言环境。“我一般都是用谷歌。另外因为热爱电影,我每天都会在推特看很久的电影方面的资讯和文章,这些都在日常提供了英文阅读量。包括我也会看很多没有中文字幕的电影,也是一种锻炼。”

对于之后即将申请的同学们,Mark 给出的建议是一定要提早规划申请。“要提前看看心仪的学校和专业,这样之后申请规划的时候也不会太匆忙,会减轻很多负担。因为我规划的那段时间刚好赶上学校事情也比较多,就会有一点忙乱。”

“我的申请最开始其实是想 DIY”,Mark 坦言,“但是自己弄的话进程我担心会比较慢。”

“这个时候刚好认识我在中央美院的 已经在灯塔合作她自己的留学申请,跟我的朋友聊了一下,朋友说真的很推荐灯塔,自己的老师都很好很负责,而且我也看她的申请进度真的就比我快很多,也已经有了不少成果。听了他的推荐,我开始了解灯塔,”Mark 和我介绍说。

“我还记得当时和 Theo 老师进行了一次很长时间的通话,对我的整个留学规划做了一个梳理,从各个学校的专业项目等等各个角度作了分析,让我觉得灯塔确实在各个方面都非常 ok 和达标,挺值得信任的。”

经过之后几次大大小小的谈话,Mark 决定与灯塔合作自己的申请。一开始,合作其实并没有那么顺畅,Mark 诚恳地告诉我,“因为我之前一直是在自己 DIY,突然一下要把所有东西交给另外一方的老师来做,我会有一点点的抗拒,但后来大家一起经过不断的沟通,深入地聊天,我也越来越信任灯塔的团队,我就有了完全放下的感觉,就按照老师们给的资料去准备啦。

“当时负责我申请规划的是灯塔里的 Astoria,她主要跟着我的意愿,从香港、英国、荷兰三个地方选取学校,之后让我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反选,我们大概一起敲定了六七个学校。除了帮我建立学校的申请规划之外,Astoria 还会帮我进行材料的准备,甚至包括和学校之间邮件的沟通。她非常负责,每一份资料都会跟我一起认真核查、提交,从简历、文书到成绩单等等。Michael老师也在后面亲自加入我的 case 负责我的咨询,帮我处理香港签证申请的问题,也是非常负责任的老师。”

“文科生申硕,大部分不涉及作品集,很多学生也没有什么科研、论文发表或竞赛经历,所以其实文书就是你最好的一个作品集吧,” Mark 总结。

“简历只是给你贴了一些标签,但是文书是真正能去了解你的,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你这个人,也能感受到你的写作和学术的水平和造诣。”

“灯塔的文书方面,我真的觉得挺满意,我也很欣赏灯塔里文书编辑的写作水平,其实当时我给的材料相对有限,再加上我不是一个特别会表达的人,但是我在灯塔的文书编辑处理得真的非常好,很多都是我平时想半天也写不出来的句子哈哈哈哈。

“嗯,最后推荐大家都来灯塔做非常详细的规划,祝灯塔越来越好!”

扫码,开始一次申请咨询吧

灯塔助理 Leo 微信号:leolighthouse

灯塔学院咨询电话 010 6518 7867

作者 / 灯塔学院 编辑 / 灯塔学院

每一篇优质内容均为原创推送

这件事,灯塔学院已经坚持了 4 年

右下 戳在看, 右上 戳【…】分享

谢谢你支持灯塔的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