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艳粉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郓城县政法机关认真践行“执法司法为民”理念,坚持开门搞整顿,把“转作风”作为衡量教育整顿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教育整顿全过程,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突出政法职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之事和“最怨最烦”问题。

“点单式”法律服务为企业奉上称心法律大餐

“在盖有公章的文书与法定代表人意思表示不一致的情况下,原则上应以法定代表人意思表示为准……”6月17日上午,在山东郓城华宝食品有限公司会议室里,山东郓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李鑫炜正为该公司负责采购与财务人员讲解合同规范签订相关的专业法律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工作人员签订的合同合情,但有时未必合法,为了让公司相关人员学习规范合同签订的法律知识,昨天我在小程序上进行“点单”,今天律师就上门进行精准普法,我们很受用。”山东郓城华宝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传锋表示,这次“点单”已经是今年的第六次了,每次律师都会按照我们的需求前来普法,别提有多方便了。

张传锋所说的“点单”是郓城县司法局创新推出涉企“菜单式”法律服务模式。郓城县司法局改变之前将全县律师全部纳入法律服务团队的模式,采取自愿报名、组织审核的方式,从全县5个律师事务所精心选拔了17名政治过硬、业务精通、开拓创新意识强、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律师组团建队,从根本上实现了过去“要我干”到现在“我要干”的积极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郓城县司法局精心编制了以合同风险防范、工伤纠纷化解、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安全生产为主题的公益法治讲座菜单和以各类法律问题免费咨询、各类劳资纠纷免费调解为主导的公益法律服务菜单,通过 “线上”、“线下”广泛宣传和推广引导,疏通了服务团队和各经营企业的沟通渠道,架起了政府部门和企业经营者的交流桥梁,构建起了企业点单、县司法局派单、团队成员送单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团队成员累计开展法治讲座43场次、提供法律咨询150余人次,制作“法治体检”意见书25份,切实打通了法律护航企业最后一公里。

据郓城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郑汝森介绍,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郓城县司法局大胆创新、勇于突破,通过科学组建服务团队、精心制作服务“菜单”、有力畅通沟通渠道,成功打造了“菜单式”法律服务模式,实现了涉企法律服务由粗放到精准、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为打通法律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开辟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途径。

便民惠民措施暖人心

5月6日,郓城县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的检察官收到群众的举报线索,某村东埋葬着几名烈士,他们是1947年9月,在龙堌战役中牺牲,该处陵墓位置偏僻、年久失修,缺乏维护条件,将来有被人遗忘的可能,且现在该地被列入了水库保护区,存在被水浸泡危险。由于陵墓破败,年代久远,烈士姓名已无从考证,检察官多方走访,最终在一户村民家里找到了一座墓碑。随后,郓城县检察院启动英烈保护公益诉讼。经同郓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多次沟通达成共识,决定将三名无名烈士迁葬至设施更为完善的郓城县烈士陵园,便于统一保护、群众瞻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郓城县检察院进一步拓展司法救助对象范围,认真排查所办案件中未获得赔偿、生活困难的被害人及其家属信息,及时移送控申部门申请司法救助。郓城县检察院联合民政部门,为3户低保家庭的6名未成年人办理困境儿童认定,协调民政部门每月向其发放救助金900余元。摸排因案致困退伍军人线索,及时将5名因案致贫的退役军人情况向县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通报,对其进行3000-10000元不等的救助。

郓城县法院通过开展三项执行案件专项清理,强化执行财产网络查控,进一步破解执行难,自3月份以来,发放执行案件款6447万元,执结涉劳务合同、抚养抚育赡养、人身损害赔偿等涉民生案件136件,执行到位标的449万元,重点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活动。

郓城县公安局积极开展全县社会治安起底式大清查,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11起,化解99起。郓城县公安局建设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大数据支撑、智能化应用,加快构建立体化信息化防控格局;坚持以点保面,落实武装联勤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防控巡查,落实防范措施,提高见警率,增强控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