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近代史的每一场战争都有无数战士牺牲,而同时参加过长征、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所有重大事件,并且十分长寿的战士是非常少的,今天说的就是这样一位幸运的革命前辈。他的经历非常传奇,无数次死里逃生,堪称“天选之子”。

他的名字叫秦光,1917年出生,在13岁就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随后入团、入党,他几乎参与过红军的所有重要战争,并且立下赫赫功劳。建国之后,他被授予上校军衔,获得了“八一”、“独立自由”和“解放”三大勋章。他于2019年逝世,享年102岁,是真正见证了历史的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4年12月,秦光只有17岁,他参加了红25军长征途中最艰险的战斗之一,庾家河战斗,而且他还担任了红25军3连的扛旗兵。在战场上,扛旗兵的伤亡率通常是最高的,他们在冲锋时需要扛着红旗跑在最前面为我军战士指引方向,在敌军眼中就是非常鲜明的靶子,战术中也讲究先打红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庾家河战斗中,敌军的数量是红军的3倍以上,并且拥有精良的武器,还占据了制高点的优势地形。秦光扛着红旗不断冲锋,旗杆被一次又一次地炸断,旗面被炸出了数个窟窿。每当旗杆倒下时,秦光都想办法重新把旗子竖起来,用绑腿的布条、树枝等等材料,红旗始终飘扬在战场上,很大程度上鼓舞了红军战士的士气。战斗进行到白热化阶段,双方开始肉搏攻击,秦光把战旗卷起来,用旗矛和旗座攻击敌人,一次性干掉了前后两个敌兵。后来他把旗杆稳稳插在阵地上,捡起伤员的步枪,击倒了敌军指挥官。这一仗红军获胜,为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打下基础,秦光获得了一个光荣称号“炸不倒的红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日军在山东进行大规模扫荡,秦光当时驻扎在鲁西苏村根据地,自然也在日军的扫荡范围之内,这里发生了非常惨烈的苏村阻击战。为了掩护主力部队、群众和机关转移,秦光等战士的任务是死守苏村、拖住日军。当时双方兵力相差悬殊,日军前后有1000多人参与战斗,八路军只有130多人,苦战一日后126名战士牺牲,仅有8人幸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逼出阵地中的八路军战士,日军使用了多枚毒瓦斯、毒气弹,秦光和20多名战士在撤离时不幸中招,全部吸入了毒气,随后遭到了日军扫射。秦光头部和背部都被子弹击中,但他并没有失去意识,躺在地上绝望地等日军补枪。幸运的是打扫战场的日伪军还算有点良知,有个伪军看到他没死,准备叫日军过来补枪,另一个人赶紧制止了,他说“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并在秦光耳边悄悄说“别动,我们很快就走”。奄奄一息的秦光强撑着意识,被当地村民所救,他死里逃生的经历远不止这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3年山东冠县张柳召村,秦光率领战士在日军的封锁下突围,遭遇了火力压制。他拿了两颗手榴弹冲锋,投掷一颗后被子弹击中腰部,其他战友们在手榴弹爆炸产生的烟尘下冲出了包围圈,秦光躺在地上一看内脏没有受伤,有生存的可能,于是装死躲过了一劫。之后他被送往医院救治,由于医疗水平有限,伤口中有十几块弹片无法取出,此后他年纪大了也不能做这项手术,最终直到他去世,这些弹片依然在他体内。

作者:仙人掌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