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是中国传媒大学,就职于北京电视台的网民“清秋”,因近日在“错换人生”事件中的“出色”表现,达成了她“火了”的目的。可谓是一举成名天下知,只不过出的这“名”,似乎不怎么香。

如果她的履历属实的话,很难想象,一个出自于传媒大学的新闻媒体工作者,其行径令人大跌眼镜,完全丧失一个从业者起码的客观理性,从她和许敏争论的电话录音中,看不出任何专业素质,不仅胡搅蛮缠,而且混淆是非,说的一些话逻辑混乱,自相矛盾却浑然不知,还自鸣得意地把这些录音在网络播放,令人哑然失笑,不由得让人们想起一句古语“人贵有自知之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之,许多正能量的网友起底此人,她在和许敏的通话中以“北京人”自居,难掩显摆之色,殊不知,这种地域优越感恰恰能够暴露一个人的品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地域优越感者和地域歧视者层次相差无几。

而且,有知情者透露,此人也并非真正的北京人,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北漂”而已。

安徽卫视的主持人刘雯,也是一位一直关注“错换人生”事件的名人,她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曾发表了许多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没想到以事实为依据的理性发声,引发了一些网络黑粉的忌恨,他们以各种手段造谣诽谤刘雯,进行毫无道德底线的攻击。根据刘雯的介绍,她在此前已经收集证据后报警,一些黑粉当中的知名人物,例如“金果儿”,已经受到有关部门的训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秋“成名”后,也引起了刘雯的注意,她发现,此人竟然就是在此前侮辱诽谤攻击自己的那个人,也就是说,她骚扰他人已经具有“前科”。

对于清秋在录音当中的言论,刘雯用了几个词语进行概括:“前后矛盾,逻辑混乱,胡搅蛮缠”,这些评点和笔者所见略同。刘雯不屑于对这些等而下之的言语一一评述,只是将清秋和其他一些杜粉们不断拿来当做尚方宝剑和挡箭牌的所谓“官宣”,给他们上了一堂免费的科普课。

她阐述道,“官宣”顾名思义,意指官方宣布,权威解释,某人或者某机构正式对外宣布消息。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单位,他们的“官宣”只能代表其个人或其单位,扯不上国家,扯不上法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接着给出第二点结论,对一份官宣的合理质疑,恰恰说明我们相信国家,尊重法律。有关部门的官宣,依然无法解释许多存在的疑点,不仅广大网友无法信服,甚至“半月谈”等权威媒体也质疑“真相不应止步于不能立案”。

刘雯认为,没有结论的结论,这当然无法服众,就如一个人的轿车被偷,调查部门给出一个查不出来的结论,你会认为这是官宣吗?

车尚且如此,何况人乎?

不知听了刘雯的课,某些人会不会有醍醐灌顶的感受?笔者持怀疑态度。道理很简单,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