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蒋璟璟

目前,我国的电动两轮、三轮自行车保有量已经超过3亿,并且还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由于电动车充电导致的火灾事故也频频发生。记者相继走访北京、上海多个居住小区发现,和电动自行车巨大的充电需求相比,室外的充电点依然不足。2021年5月以来,我国多个城市已出台地方性规定,进一步对电动自行车在楼道、室内充电进行了明确限制,并加快设置室外的集中充电设施。(央视)

近年来,地铁等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迅速发展,可即便如此,电动自行车在短距离出行的微观交通场景下,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说,老人接送孩子上下学、骑手送外卖,诸如此类,基本可说是刚需了。数据显示,我国电动两轮、三轮自行车保有量已有3亿之巨,如此庞大的体量,如果没有必要的维护保障与安全防患,将成巨大隐患。

面对此前频发的电动车火灾事故,各地纷纷采取应对举措,“限制电动车上楼”基本已成为通行做法。然而,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也相应暴露出来,那就是电动车的充电难。整体而言,电动车的充电设施是群众很大缺口的。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市1.3万个居民小区中,有8385个小区建有集中停放充电场所,其中,约2000个为近三年建成的。换而言之,仍有很大比例的小区,没有适配业主电动车的充电需求。

严防电动车上楼,解决电动车充电难,只有双管齐下、疏堵结合,才可从根本上消除隐患确保安全。之于此,除了要继续强化新建小区的“非机动车停车场”的配套建设,也要直面老小区的历史遗留问题。以标准化模板快速推进老小区室外充电点的补欠账,引导市场化的力量发力布局电动自行车换电设备落地。有了更安全、更便捷的充电选项,再加之物业和业主的监督、严管,电动车上楼引发火灾的悲剧,才可彻底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