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2021招生宣传片超给力!

镜头一开始

取景于浙江大学之江校区

见那树影婆娑,枝繁叶茂

古朴而又幽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继而现学生旁白:

“大学是一个非常需要努力的地方,

还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经过西湖,经过玉泉校区,回到学校就真的是热泪盈眶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是一段老师的旁白:

“竺可桢校长对我们教导的话,

‘求是精神’

最核心的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紧接着一段川音: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嘛。

然后我觉得浙大它是有那种海纳百川的包容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继续女生旁白:

“大一的时候经常可以听到‘梁祝’嘛,

就伴着我们下晚自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

进入主题

“何谓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谓新生

一个崭新的符号

一种全新的面孔

一条知识的新边界

一份未知的惊喜

疑虑

和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谓新生

是不断打破规则

又建立规则

是探寻真知

并续写真知

拉近了热爱和梦想间的距离

构筑起从自律到自由的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好新生

欢迎你的到来

因为你

这里

这里

甚至这里

都将变得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是一个新生

也将是一次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宣传片不仅拍出了学校厚重的历史,

体现出了古朴而又典雅的美,

以及积淀的文化、浓厚的学术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通过学生、老师和川味普通话的旁白来带出学生对学校炙热而又真挚的感情,

牵出‘梁祝’情结即独特的杭州印记,继而引出

‘求是精神’,

并强调浙大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显得既亲切又直白。

让无数毕业于浙大或者在读的以及正憧憬于浙大的应届高考生百感交集、欣欣向往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进入“何谓新生”主题则更加精彩

何谓新生?

是崭新的符号,是全新的面孔,是一条知识的新边界……

你是新生,也是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新生”的刻画尤其饱满并寓意深刻。

最后强调,新生不仅是新生也是‘新生’,即新的使命、新的突破、新的变局、新的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江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

是C9院校

是顶级98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经过1998年的合并

(1998年四所同根同源的大学,即原浙江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杭州大学合并成新的浙江大学)

进入21世纪以来,浙大的发展则更为迅猛

多年来各大高校排行榜基本都是处在3-5名的高位,并且大概率都是“小三”的位置,

即各项排名仅次于清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大的校训是“求是创新”

1936年,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受蒋介石之命令和嘱托担任浙江大学校长

一次大会上提出“求是精神”(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即踏踏实实做学问、实事求是)

1988年,路甬祥(现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在“求是”的基础上加入“创新”,即为现在的浙大校训

“求是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竺可桢任浙大校长期间及抗日战争时期,曾带领师生前往贵州湄潭办学,当时虽然条件艰苦,

大师云集,科研、学术氛围浓厚。

当时耳熟能详的泰斗级学者、教授有束星北、陈建功、苏步青、贝时璋、王淦昌等,著名物理学家、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是当时的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英国剑桥大学著名学者李约瑟不远万里来到浙江大学湄潭办学地交流访问,受炽热的学术气氛感染、熏陶并看到有那么多优秀的教授、教职人员和素质优良的学生,禁不住称赞

浙江大学是西方的剑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竺可桢校长不仅留给了浙大“求是精神”,还物色到了当时的国学家马一浮为浙大创作出了最美校歌《大不自多》——大不自多,海纳江河……

并进一步抛出了两问:

1.“到浙大来做什么?”

2.“将来毕业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本科新生的录取通知书上还会有这样铿锵有力、振奋人心的一句话:

“从此,你将与历史上众多灿若星辰的名字一起

共享‘浙大人’这无上光荣而自豪的称号”

2021高考新生,这样的浙大你向往吗?

你好,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