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圣经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中国科学家发明一种特殊技术,可以将光储存在一个很小的晶体内,一个小时后放出,打破了世界纪录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审稿人说:“这是一个巨大成就。”

据悉,科学家把一束长600米,秒速30万公里的光装在一个5毫米的晶体里面。这是多么魔幻的事情。为了了解其中奥秘,记者采访了研究团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研究成员周宗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说:“光的速度是30万公里每秒,它是在一个真空中的速度。如果光进入了一个介质当中,它的速度就不再是30万公里每秒了,而是由这个速度除以折射率,比如我们常见的介质——水,水的折射率是1.3,玻璃的折射率是1.5,比如在玻璃里面,光的速度就变成了20万公里每秒。这时候光就变慢了。我们要让光的速度更慢,就需要人工调控。就像1997年哈佛大学的团队用冷原子气体,人工去调控它的折射率,使光速变慢到17米每秒。”

记者:“光慢下来之后,怎样把600米长的光脉冲,装进只有5毫米长的晶体里面呢?”

周宗权:“光脉冲的传输速度乘以它的时间宽度,之前我们把这个折射率已经调了,在我的实验中调到几十万倍,经过一系列压窄空间长度,最后放到一个5毫米的晶体里去了。”

记者:“光装进晶体之后,如何让它保存一个小时呢?”

周宗权:“我们刚才说了让光慢下来,是存储的第一步。第二步是让光停下来。这时候我们把光场的激发转变成一群原子的激发。这些原子就像渔网一样,把光子给抓住了。……”

记者:“我们把光存储,有什么用呢?”

周宗权:“主要目标是要实现光的量子U盘。”

记者:“未来如果实现量子通信,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周宗权:“主要的优势是安全性,它更大的价值可能是政府和军事的应用,它信息保密的安全要求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