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士实际上就是杀手,而有实力有条件豢养死士的只有士族,世家,位高权重和权臣,而这种环境只有在宋代才可能出现,豢养死士既是为了自保,也是为了预防万一,这也是为何司马懿能够豢养3千死士。实际上不仅仅是司马懿豢养死士,姜维,陆逊和诸葛亮都豢养死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死士只对家主负责,基本上都由家主从小培养,死士首先就是不怕死的,忠心为主心甘情愿为家主卖命,无论暗杀或是造反,什么都可以做。宋代之前这样的人为数还不少,常有豢养数百甚至数千死士的记载。一般死士都是从小培养洗脑的杀人机器一般的人,应该说耗资巨大,那这样的死士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死士,第一印象就是做刺客,杀手。小说和电影都是这样描述的,挑选资质很高的孤儿从小培养进行残酷的训练,实施末位淘汰制度,进行洗脑灌输思想,让这些人成为忠心耿耿杀人机器,而且一旦被俘不吐一言,为主人死而无憾。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古代蓄养死士很简单,并不复杂,更不需要洗脑和从小培养,古代的人命并不值钱,只要肯花钱完全豢养起一支数目不少的队伍。他们可以以门客,家奴等各种身份出现,荆轲刺秦王,荆轲实际上就是燕国太子丹养的死士,战国四公子也动不动养上千门客。在当时蓄养门客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这些人实际上就是四公子豢养的死士。死士可以有各种身份出现,也可以以军队的身份出现,诸葛亮每日上朝,都带着五百军卒,你可以说这是军队,也可以说是诸葛亮豢养死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晋书·景帝纪》里记载了司马师蓄养死士的情况:“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司马师偷偷养了三千死士,竟然没人知道都藏在哪,需要的时候一声令下就能聚集起来发动政变,这就是大规模蓄养死士的个案。这应该是整个士族和门阀的集团行动,这种情况只要瞒住皇帝和曹爽就行,实际情况并没有这么复杂。当时,豪门家族都在蓄养奴仆,都平常事。司马家养三千死士根本不叫事,只需要分散在各处庄园里,农忙时干活,农闲时做做军事训练,自家庄园关起门来训练,外人自然不可知道的。在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时,各个军阀的发家部队其实就是地主蓄养的私兵部曲,世家大族把自己的佃客、宾客武装起来称为部曲,这也是一种死士,部曲的家属都被世家大族控制,打仗只能拼命为主公效死。和司马师拿来政变的私兵死士没有什么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蜀汉后期主将姜维也是豢养死士,史载: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脩布衣之业。蜀汉大将军费祎遇刺身亡,而且是在酒宴上被魏国降将郭脩刺杀。此事到今天都查不清楚,后世都说是姜维豢养的郭脩所杀。但这事情的可能性不大。姜维的身份在蜀汉很尴尬,本身是降将,既不属于荆州派,也不属于益州派,又不是创业初期的元老派,姜维豢养死士只能是自保,应该说豢养死士有三种人。一种是权臣为篡位而为,比如司马师。为的是高平陵夺权。死士只效忠于首领,也可以在适当时候倾巢而出。对抗拥有禁军支持的曹爽。一种是名门大族,比较典型的是许贡的死士杀孙策,第三种就是为求自保的。姜维豢养死士就属于这种情况。但随着世家门阀的消亡,自唐朝覆灭以后,豢养死士已经不可能再出现。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