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是与意志和知识不可分的东西。人有了自由意志,他能自由为,也就能自由作恶。这叫做“恶的根源一般存在于自由的神秘性中”。

——黑格尔(德国)

北京时间6月22日晚,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对孙杨事件经第二次听证会后做出裁决:宣布将中国游泳运动员孙杨的禁赛期缩减至4年零3个月(51个月),禁赛期自2020年2月28日起,至2024年5月28日结束。

以下为原版仲裁决议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在通读国内新闻报道手动翻译的译文后,在这里为各位看官老爷们捋捋思路划划重点——

2018年,媒体爆出孙杨“暴力抗拒飞行药检,用锤子砸坏血样”种种消息,一时间舆论蜂起,因事件细节在当时尚未披露,众说纷纭却无定论。

2019 年1月3日,国际泳联兴奋剂专家委员会曾认定孙杨在接受赛外兴奋剂检查后并没有违反反兴奋剂条例(ADRV)。

2020年2月28日,就孙杨拒检一事,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宣判孙杨被禁赛8 年。裁定原因为:孙杨未完整配合反兴奋剂检查且无足够证明为何破坏检测样本。孙杨对此结果不满,团队抛出“狗肉节”一案以魔法对抗魔法,控诉时任仲裁小组主席的弗拉蒂尼存在种族歧视偏见,并上诉至瑞士联邦最高法院。

2020年12月22日瑞士联邦最高法院做出裁决,承认弗拉蒂尼存在种族歧视行为并对其进行罢免,支持孙杨举证有效、诉请合理,针对孙杨禁赛8年的处罚也被撤销。

继瑞士联邦法庭于决定罢免前任主席后,前调查小组的其他成员全部被更换并成立了一个全新的小组,再次对此案进行调查。

新的调查小组于 2021 年5月25日、26日和27日通过视频会议与当事人孙杨进行了听证会。经此,小组认定孙杨于2018年9月4日至5日在他的住所违背了反兴奋剂条例的以下两条:

• 2021 年国际泳联兴奋剂条例 (2021 FINA DC) 第 2.3 条:

“逃避、拒绝或未能提交运动员检测样品”

• 2021 国际游泳联兴奋剂条例第 2.5 条:

“运动员或其他人改变或涉嫌改变兴奋剂检测过程中的任何流程”

新的调查组认定孙杨行为鲁莽,主要体现在他拒绝让抽检小队将样品带离住所,导致赛外反兴奋剂检查被迫中止。和此前小组一样,新的检查小组根据2021年国际泳联兴奋剂条例,同样认为这一系列违规行为会给孙杨带来四年的禁赛惩罚。

鉴于孙杨于2014年在全国游泳冠军赛上接受赛内检查,A瓶尿样中发现违禁物质曲美他嗪,因此被禁赛3个月,其已经有过首次违反反兴奋剂条例的记录,故本次违规则其实是他的第二次违规。

过去,适用国际游泳联兴奋剂条例规定必须施加一项特殊惩罚,即有前科的运动员将面临第二次禁赛惩罚时间的两倍,孙杨最初的八年惩罚由此而来,是遵循再犯制裁从严的法律思维。然而,根据2021年新规,调查组可以根据他们对整个情况的评估从一个禁赛时间范围中进行选择。

新的专家小组认为,2018年9月4日至5日样本收集的过程和违规程度符合禁赛期的最低期限:即在现有的4年禁令基础上额外增加3个月。

最终,2021年6月22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就世界反兴奋剂机构 (WADA) 对中国游泳运动员孙杨和国际游泳联合会(FINA) 提出的上诉作出新裁决,将中国游泳运动员孙杨的禁赛期缩减至4年零3个月。

注意了,CAS判决的焦点并不是孙杨此次是否服用兴奋剂,而是其抗拒检查甚至砸碎血样,这是摆在明面上的违规行为,孙杨要求公开庭审会视频等系列举动实属求锤得锤。判决表面上从八年缩短到了四年零三个月,似乎减轻了“惩罚”,但仔细一想,一个运动员身体素质的黄金期也就这么几年,孙杨由此无缘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主战场与接下来的杭州亚运会,四年后又要如何才能重回世界顶尖游泳圈?而这乍看多余的“零三个月”也是别有深意——这时刻提醒着见证者们,孙杨是多次违反反兴奋剂规定的运动员。

这一波,简直是杀人诛心啊!

若论体育水准,孙杨毫无疑问能站在中国泳坛最顶层,他在泳界立下的赫赫功绩世人有目共睹,也的确不可磨灭。但论个人素质,且不谈备受争议暂无定论的“误服”兴奋剂行为,18年雅加达亚运会其上台领奖不穿国家队指定领奖服反而穿着个人赞助商服装、13年其被浙江交警部门查实无证驾驶且与公交车发生刮擦事故、本案事出后将检测官身份资料挂在国内公众平台上等公众事件都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试问,泳坛霸王的运动员光环真的能遮盖住其个人品德的阴暗面吗?

在国内媒介文化场域的语境下,普罗大众往往容易将在某一领域为国争光的运动员视为民族崛起的代表与标杆,一旦运动员个人凭其功绩与国家的宏大叙事相联,那么其便成为代表国家形象的国际公众人物,其个人行为也容易被打上整体性的民族标签。在国际视域,国家运动员更是理所当然地成为展现国家综合实力的窗口。固然代表国家在全球夺金揽银是众望所归,是民心之向,但卓越的个人功绩并不能抵消法律的普适威严,也不必借此套上国家的宏大叙事来与国际权威组织做出的法律判决相抵抗。

呼吁

孙杨此案,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内体育法学领域存在行业空白。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国家也应由此加强体育法学人才培养,提升国际体育涉法纠纷领域话语权,在国际体育这一背靠国家综合实力的新兴角斗场,更清晰、更有力地向全球讲述中国故事。

-END-

作者:刘澄澄 编辑排版:刘澄澄

lawyer.faxiansh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