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里约奥运结束之后,中国女排的主攻组合,一直是由朱婷和张常宁主打,李盈莹扮演替补奇兵的角色。但是今年的世界女排联赛,郎平指导打破常规,采取了三套不同的主攻组合,主力归队之后的六场比赛,前五场都是朱婷+张常宁或者张常宁+李盈莹首发,直到最后一轮对阵美国队,郎平指导才使用张常宁打朱婷对角的位置。从郎平指导的战术安排来看,中国女排的主攻竞争面临新局面,李盈莹在国家队的定位与之前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女排拥有着世界排坛最豪华的主攻配置,如果仍然延续两名主力+一名替补的搭配方式,无论是张常宁还是李盈莹坐在替补席上,都是一种浪费。这次世界女排联赛,郎平指导另辟蹊径,采取了三名主攻轮流上阵的战术,根据对手的不同,来切换不同的搭配组合。从实际效果来看,郎平指导的这次新尝试,还是达到了目的,张常宁和李盈莹都发挥出了各自的作用,尤其是李盈莹,5次首发,3次获得队内得分王,一传和防守环节也没有出现太大的漏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不但赛程密集,而且每场比赛都事关能否出线,以及淘汰赛的对阵形势。所以,如果能在小组赛占得先机,主动权就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像奥运会这样的国际大赛,对参赛人员有着严格的名额限制,球员的体能、状态一旦出现起伏,球队的成绩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而中国女排的4号位又是主要进攻点。因此,郎平指导采取两两配对的方式,打造出三套不同的主攻组合,可以将任何一名主攻因为状态或体能出现问题对球队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郎平指导打造的这个战术,可以有效避免2018年世锦赛半决赛失利的一幕重演。三名主攻采取“车轮战”战术,每名队员都可以获得轮休的机会,这样球员的体能将得到充分保障,让球员始终在体能充沛的状态下进行比赛,一旦需要打满五局,中国女排的优势将显现出来。2018年世锦赛半决赛面对意大利,中国女排的进攻压力主要集中在朱婷一个人的身上,其余球员没有人站出来为她分担压力,双方打满5局之后,朱婷甚至累得瘫倒在地上。如今郎平指导用三套不同的主攻组合,来避免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郎平指导的这个新尝试,从三年前就已经开始做了准备。李盈莹刚进国家队时,是以进攻见长,一传和防守存在短板。郎平指导在一些不太重要的国际比赛中,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宁肯牺牲球队的成绩,也要锻炼李盈莹的一传。李盈莹也不负众望,如今一传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这次世联赛就多次主接六轮一传。之前张常宁在国家队主要是以保障为主,但是今年的世界女排联赛,前三周郎平指导雪藏了朱婷和李盈莹等主力,让张常宁来主打,张常宁也没有令人失望,9场比赛她6次首发,6次成为队内得分王,其中有两次打出了30+的分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郎平指导敢于做这样的尝试,是因为三名主攻在进攻端都有着很强的攻击力,一传和防守也达到了国家队的要求,李盈莹不再只是扮演替补奇兵的角色,她与张常宁之间,不再区分主力和替补,而是根据对手和场上形势,以及队员的体能和状态,来安排不同的人上场,甚至在极端情况下,两人可以联手首发,让朱婷获得轮休机会。朱婷、张常宁和李盈莹都正值职业生涯的黄金年龄,郎平指导打造的这个战术,至少在未来五年内,都会是中国女排的主流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