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小禾

有人说,写一本书,是为了纪念那些我们迟迟不肯原谅自己的过错。因为纪念是为了彻底的遗忘。

一个人活着时,也许对这个人会有所抱怨,而一旦这个人的一生画上句号后,他(她)所有的好都会浮现出来,对他(她)的怨恨也会淡化,甚至会变得合理化了。

《秋园》的作者杨本芬是在母亲去世之后,突然发现如果不用文字记录下母亲的一生,随着时光的流逝,就会抹杀掉母亲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经历,犹如一粒沙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母亲多难的人生里,杨本芬最后选择了逃离家乡、远离母亲的生活。在得知学业不能如期毕业时,她不是想着马上回家,而是选择了外出打工,最后结婚成家。

而家中的母亲为了生计,独自带着两个小儿子逃往他乡,迫于生计而改嫁。这些磨难虽然都是社会这个大环境直接造成的,但是,在女儿的心里,因为没有和母亲一起共患难,心里始终是有愧疚的。

这份愧疚在母亲去世后,变得尤为强烈。年已六旬的杨本芬(之骅)开始用笔写下母亲的一生,即是一种怀念,让母亲在自己的笔下再活一次。也是一种对自己救赎的过程。

然而,终其一生,却发现自己活成了母亲的样子。

01求学之路

秋园在12岁那年家遭变故,两位嫂嫂因为船沉、溺水而亡,沉重的打击使父亲抱病而亡。连续失去了三位亲人,悲痛的心情让大哥患上了怪病,无法经营药店,导致药店关张,家中断了经济来源。

秋园尽管满心的不乐意,也只好听从母亲的安排,退学在家,做女红补贴家用。仿佛是一个轮回,秋园的女儿之骅长到12岁才开始上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是秋园不想让女儿上学,而是因为贫穷,家徒四壁,丈夫病重,没有钱给之骅交学费,再加上年幼的弟妹也需要人照顾,同时家务活也需要之骅来做。

秋园从小喜欢读书,甚至结婚条件都是可以读书。她自然是知道读书的乐趣和重要性,她也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读书学知识。但是,重压之下的生活使她身不由己,只能违心的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就像秋园小时候被她的母亲裹脚。尽管她的母亲心疼女儿,但是迫于习俗的压力,不裹脚就不能嫁个好人家。钻心的疼痛让秋园大哭不已,她母亲跟着流泪,手上却更加用力地给秋园裹脚。

12岁的之骅当时是怨母亲的,而写作中的之骅是理解母亲的无奈之举的。

02婚姻的桎梏

之骅嫁给了生活而不是爱情。

为了生活,之骅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人把自己嫁了。挺着大肚子去河边洗衣服,不小心掉到了冰冷的水里。自己挣扎着上岸,不幸动了胎气,孩子早产,幸亏邻居大姐相助,才得以幸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痛之时,丈夫不在身旁,之骅口中的娘,是对远在千里的母亲秋园的依赖,心中的母亲能带给她无穷的力量。

有了孩子的之骅开始慢慢理解自己的母亲。当秋园被人非礼时,盛怒之下的丈夫没有半句安慰,反而,扔给她一把菜刀和一截绳索,让她自行了结。

绝望的秋园只能以大哭洗刷自己的委屈。幸亏有女儿之骅为证,告诉父亲是母亲奋力反抗之下,歹人才没有得逞。身患重病的丈夫要去拼命,秋园忍住悲痛,反而劝解丈夫。

为了养活几个孩子,秋园以柔弱之躯,扛起这个家。

03对子女的希望

秋园和之骅共同的愿望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多读书,但是,现实生活却背道而驰。

小时候的秋园也喜爱读书,不料家道中落,只能停学。尽管她希望孩子去读书,面对温饱都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她只能妥协。然而,一有机会,马上让之骅去参加考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穷尽一生的之骅,依然过着艰难的日子,但是她在那个对大学知之甚少的小县城里,鼓励儿女们求学,最后,她的三个孩子都上了大学。

由此可见,人在社会的浪潮里,小成一粒沙,只能任由大风吹向某个角落。只有在大环境良好的前提下,居有定所,温饱无忧,才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04结束语

救赎之路是痛苦的,剖析自己的内心,面对自己的心结,是需要勇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离开自己的家乡,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举目无亲,逃离了环境,却背上了心的桎梏。虽然时空的距离可以拉长,但是,如果内心得不到真正的解脱,是无法释怀的。

只有勇敢地直面它的存在,以积极地心态去化解它,才是正确的选择。

母女本是最亲密的关系,但是,生活的误区却总是让她们产生隔阂,及时化解的最好办法,是多沟通、多陪伴,不要等到失去后,才踏上救赎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