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6月28日下午,南通市海门区公安局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一派繁忙景象。民警们对着电脑快速处理信息,而他们身后的大屏幕上正展现着“新百千万工程”的网格工作平台。这里汇集了1000多个网格员群,民警们每天就通过这个智慧平台与群众们进行实时的沟通和联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门公安局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陈子秋摄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自今年春节全面实施“新百千万工程”以来,海门公安网上解答群众咨询500余个,接受群众求助280余次,寻回走失人员6名,收集各类线索130余条,助力侦破案件50余起,刑事案件总量环比下降21.2%。近期,该工程还被列入海门区首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

网格化“精细”耕耘,全区拉起2700多个微信群

记者了解到,为有效弥补信息网络时代社区民警入户上门难、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南通市海门区公安局创新打造“新百千万工程”,把工作触角延伸到网络上,依托微信群等网络信息载体,主动做好网上网下群众工作,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实现精细化、现代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兰平带领网格员在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有了微信群之后,海门区公安局三星派出所社区民警吴兰平感觉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了,“我们开展工作方便了,群众也能随时随地找到我。”曾有回收二手电瓶车的老板在群里反映,有人来卖没有钥匙的电瓶车,而这一线索引起警方重视。吴兰平第一时间带人赶到现场,并控制住卖车人。经查,该人系盗窃电瓶车的犯罪嫌疑人。“新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吴兰平已在网格微信群里获取各类线索80余条,助力破获案件20余起。

如今,这样的微信群已经遍布全区的每一个角落。据南通市海门区副区长、公安局长丁忠明介绍,该局已按照5大分类和35个板块标签、86个行业标签,建立各类微信群2700余个,微信群成员达22余万人,占全区人口的五分之一,基本实现了社区、行业、领域的全覆盖。海门区公安机关日常围绕“管理、服务、基础、防范、宣传”五个方面,在网格微信群动态发布资讯,并及时解答回复微信群中民生诉求、案件线索、群众咨询和举报投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托“新百千万工程”开展远程调解

“‘新百千万工程’在警民之间建立起一个高效及时、良性互动的沟通联系桥梁,有效破解了线下一个民警联系一个居民的单一方式,形成一个民警对多个居民宣传防范、多个居民联系一个民警的工作格局,不仅有效释放了警力,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丁忠明说。

实行三级办理相应模式,确保网情“件件有回音”

及时回应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是实施“新百千万工程”初心使命。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海门公安通过强化机制保障、组织保障、技术保障等措施,来确保及时接收和有效回应群众在网格微信群中的关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平安前哨工程深度融合,实现网上网下联动

在机制保障方面,海门公安制定了《新百千万工程网情处置规范》,对网上情况的处置环节、处置责任人和要求等进行了明确,确保网情接收和处置“一件不漏”。在组织保障方面,公安深度推进警网融合和“平安前哨”建设,实行三级办理响应模式。指挥中心110接警台增设24小时运作的互联网工作席;派出所以平安前哨指挥室为主体,安排值班人员,实时办理网民咨询求助,监测民警回应情况;社区民警联动网格员,在手机端对网民的咨询求助进行快速响应和办理。公安推出的“新百千万工程”工作平台,则对百姓提问进行实时报警提醒,并自动监测统计回复情况,保证网民在不同群内的所有提问都能及时得到有效回复。

对于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业务的,公安还将即时向提问群众推荐专家予以答疑或移送相关职能部门处理,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能落实。6月18日晚上,有网民在海门港新区社区网格微信群中上传图片并@社区民警,反映某火锅店把液化气桶放在简易棚内,有安全危险。社区民警在群内看到后,当即联系属地安监部门到火锅店进行联合检查,当场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并将整改结果在群内发布。此外,公安还将该情况在全区社区网格微信群内进行通报,举一反三提醒使用瓶装液化气的店铺和居民注意安全。

通讯员赵家新曹钰华孙赞赞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陈子秋严君臣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