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实甫 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情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实甫(1260-1336),字德信。大都(今河北定兴县)人。元代杂剧作家。《录鬼簿》列他入“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元末剧作家贾仲明在《凌波仙》悼词中说他“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王实甫作杂剧十四种,今存《西厢记》等三种。散曲存世不多,出语俏丽,委婉含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鉴赏:明代的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评价王实甫:“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此曲颇能体现王实甫的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首曲子中,王实甫用了大量叠字。作为一种修辞方法,叠字的好处“参差若沃,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疑”(刘勰《文心雕龙》)。“隐隐”勾勒出远山的样貌,“粼粼”写出了水的晃动之姿,曲中人那绵绵长长的离愁自然而然蕴含其中-隔断曲中人与情人的不是一两座山,而是重重群山,不是一汪浅水,而是望不穿的河流。再见“见杨柳”和“对桃花”二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取“柳”与“留”的谐音,临别之际,赠人予柳,以示不舍。“滚滚”写出飞絮之多,即便曲中没有明言,人们也一望便知,曲中人触景伤情。而桃花则常用来形容女子貌美,“醺醺”表现出令人迷醉的娇艳,同时也流露出“纵风情万种,与何人说”的自怜之意。最后的“透内阁”和“掩重门”,在意境上则形成对比,前者明快而后者阴郁。“香风阵阵”让曲中人联想起与情人缠绵的时光,“暮雨纷纷”则将他拉回形单影只的现实,还有什么比如泣如诉的纷纷暮雨更能体现离人愁绪的呢?一系列的叠字,让曲中之景都浸入了离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