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论考试中,有的学生在茫茫文字中找不到方向,认识字但就是不知道哪个是得分词;有的学生盲目抄材料,无效信息太多反而丢失了得分词;有的学生自我感觉良好,但是总拿不到理想的分数……关键问题就在于没有很好地把握真正的得分点,你以为它“千呼万唤始出来”,但其实它“犹抱琵琶半遮面”。到底如何快速找出得分关键词呢?

材料认知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

申论材料以字数多著称,主题涉猎广而散,内部逻辑时而复杂令人目眩,看似简单却暗藏“杀机”,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快速找到得分关键词,认知材料并使用正确的概括方法提炼信息是第一步。 案例材料 难度 大,关键信息不直接, 综合概括 才能解; 数据材料 信息多,眼花缭乱难把握, 关键句子阅读 要重视; 观点材料 太深奥,理论素养要求高, 平时积累 不能少; 图表材料 太抽象,涉及专业理解难, 阅读分析 是关键; 对话材料 接地气,一言一语有玄机, 语气把握 要仔细……心中有气,方能笔下生风。

要点感知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如今,申论作答难度不断升级,命题越来越多样,提问越来越多变,同义词汇变换多,比如针对问题的提问有“问题、难题、困境、困扰、不足、尴尬、瓶颈、缺失”;针对“影响”的提问有“积极影响、危害、社会作用、积极效果、功能”等等。要想快速找出得分关键词,首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然后有针对性地回到材料寻找相关要点。在读材料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有提示性的关键词汇,比如针对问题的要点提示词“忧虑、风险、导致、滥用、违背、滞后、短缺”等等,如关联词“不但而且、一方面两一方面、之所以是因为”等。同时,还要注意那些重复出现的词、专家学者的观点等。

找到得分关键词,才能打造申论文章亮点
2022国考科学备考计划
非作文如何找出得分关键
析文段,找题干,“抄材料”

今晚19点主讲人杨天明带你一起看申论

合并概括

深度理解,类聚群分

申论考试说到底是对文字理解、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一段材料中各种信息杂糅,犹如现实生活一团乱麻,如果不懂得将找到的得分词进行分类梳理,可能会导致丢分。公务员的实际工作更是千头万绪,分类思想十分重要。比如,“A镇作为贫困乡镇,招商引资本已不易,而乡镇干部考核数据却年年递增,乡镇干部人人有指标。整天忙于不熟悉的招商引资和应付统计数据,一些干部甚至不知道全乡10个村的分布情况”,针对材料,我们可以看出A镇干部存在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外在压力——干部考核压力,二是自身问题——不了解工作情况。深度理解,类聚群分,合并概括,方能条理分明。

综合概括

群众语言,细嚼慢咽

服务群众就要读懂“群众语言”,因此,近年来全国及各地方考试均更多地采用“群众语言”设置材料,代入感强,充满生气,感染力高。但是,群众语言往往浅显但不易懂,要想把握关键信息进而准确提炼得分关键词,不仅要有为民的情怀,也要有技巧。比如这些材料:“同事们说,他要是有什么没弄懂的问题,肯定会睡不好觉,会缠着老特派员们搞清楚的。”这里没有现成的关键词可以提取,但是我们仔细体会便能得到关键信息:他求真务实,勤奋好学。有的放矢,方能命中靶心。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一点一横、一撇一捺,一笔一画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信息。想要在考试中快速准确找到得分词,掌握一定的方法至关重要。道理听千遍,不如自己做一遍。说到底,实践才出真知,多学才有收获,勤练才能成长,才能最终“拨开云雾见月明”,决胜于考场之上。

备考不停息,国省考备考需要它
6周行测学习规划+5周申论学习规划
6节直播课+2本教辅课件=1.9元

速抢

扫码进店,购买备考图书

购书后私聊小编还能开通网课哦~

小编微信:1913126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