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养成记

2021年高考已经结束,刚刚毕业的高三学子怀揣着对母校的深情和对学弟学妹们的祝福回到校园,分享学习经验,畅谈心路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褚苑,高三(7)班,文科,高考成绩673分。

我实际上并不是个太注重学习方法的人,但高中三年或多或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接下来就从知识的学习和考试两方面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

在我们文科,记忆是非常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环。语文古诗词不必多说,表达技巧、表达方式有关术语要牢记,文言文中实虚词的含义也尽量积累;数学中原理定理等的理解、记忆是运用的前提。(一轮复习刚展开时,一些同学对残差、共轭复数、虚数这些概念模糊,在考试中真的是完全没有办法。)这里简单说明,其他科目就不一一列举。上新课期间一定要做好预习工作,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还要及时复习,巩固对知识的记忆。除此之外,通过思维导图厘清知识框架,历史学习中整理时间轴,回忆式背诵,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大多数时刻,文科学习并不是“死记硬背”,它也蕴含着一套逻辑,更需要我们去理解。平时的作业练习就是很好的辅助工具,一定要认真对待、限时完成。(既然写作业是不可避免的,就一定要最大限度发挥它的作用。)

高中时期的学习,不免俗的与考试息息相关,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考试技巧,才能将知识“变现”,尽可能避免知识储备有了分数却没拿到的情况。

第一项就是审题能力,考试中不能慌,一定要读完题进而读懂题,也能够尽可能的避免惯性思维。(比如说某个三角函数在某个区间上有且仅有一个最大值,考试时匆忙之下,我们很可能就不加思索将它等同于有且仅有一个极大值。)

第二项就是强调了n遍的“心态”。遇到新的题型或难题,千万不要慌,一定要稳住,想着“其他人肯定会写”只会影响自己的发挥,一定要牢记这是属于“我自己”的考试,作用就是检测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完善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考试中最好状态就是适当放松,(不管考的怎么样都是自己努力的成果,考试中既然无法补救太多,就一定要坦然接受)也要一定的焦虑,才不至于战战兢兢,或“大意失荆州”。考试之后成绩的比较,有时不用太放在心上,当然了,心情上的起伏是难以避免的,但在短暂地沉浸在情绪中后,我们要及时“走出来”。就像老师们常说的,分数低的同学反而获得的更多,因为发现了更多的问题,就有机会补救更多的问题;分数高的同学也不能过度放松,有时可能仅仅是因为试卷对上了自己的“口味”,隐患藏在高分后。

第三,要制定合理的做题策略,合理分配时间。比如数学中导数题目过难,预留扣分空间,可以挣个十几分钟去检查易错题,应该拿的分一定要拿到。我的分享大致就是这些。

当然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积极借鉴他人的经验,但更重要的是要与自身的探索实践相结合,将想法转化为行动,才能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以上稍作参考。希望我们共同在学习这条道路上不断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安徽省巢湖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