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父母过于繁忙对孩子的教育模式不再是家庭教育而是寄托于各类“兴趣班”以及“课后辅导班”而孩子最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爱和陪伴一对夫妻说:“我们的孩子特别叛逆,辛苦打拼给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反而对我们有抵触心理”“上次刚刚拖完地,孩子就跑来跑去,我大声叫他不要跑,他不但不理睬反而给我一个鄙视的眼神”“与孩子关系紧张到连正常交流都很困难,更是不知道从何教起”这几乎是每个繁忙父母背后的真实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荷兰对790名青少年研究表明:与父母分享秘密的孩子有更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和更低的青少年犯罪频率,家庭和睦的关键不是严格监督,而是来自于父母的信任与陪伴

孩子的叛逆,往往是“爱的偏航”导致

01陪伴是必需品

现代亲子关系最核心的关键点就是“忽视陪伴”缺少陪伴的孩子容易形成“内向”“孤僻”“偏执”等性格综艺剧《奇葩说》有一个论点:“爸爸每周陪伴孩子不超过12小时取消爸爸称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奥地利心理医学会调查了100多位成功的人士,问他们成功的原因,有80%的人说父亲的陪伴和教导是成功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每周陪伴孩子有多长时间呢?每天与孩子阅读40分钟在书中交流思想,是增加亲子关系很好的方法每周一次户外活动带孩子体验攀爬,去公园玩耍,或者到动物园游玩让孩子去见识、去认识、去锻炼,建立健全的人格儿童成长需要“不缺席”的父母

02 三分严厉 七分温情

陪伴不等于就是陪在旁边,而是需要来自父母的温情回想一下,从清晨到晚上,对孩子说了几个“不”字?不准看电视不许闹,不许哭不许玩手机,不许跑来跑去不可以跳跃,不可以攀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声声严厉而冰冷的“爱护”,最伤孩子心过度保护、管教严格、注重细节的家庭,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什么都不做”会比较好,形成“顺从性”人格,缺少创造力和积极性正确的性格养成,来源于温情父母在沟通上语调平和,让孩子感受到来自于父母的温度,做到三分严厉七分温情在安全范围内让孩子尽情的创造与体会,而不是按照父母的想法去执行

做温情父母,而不是严厉“教官”

03从放纵到放肆

严厉的另一面是放纵一切以满足孩子为目标,对错误行为不加以管控导致出现依赖性,需求一旦不被认同,就会出现过激或偏激行为

·设立“规矩”边界线

给予足够自由度的同时,设立边界线,避免过于放纵,学会自我约束

·原则性问题不妥协

对于撒谎、发脾气、爆粗口等决不妥协,让他意识到问题严重性,避免形成“粗暴”人格

·未得到满足,大发脾气过度的放纵与溺爱,会导致在需求未得到满足时,大发脾气,又哭又闹,此时一定不可纵容,避免造就狂妄和脆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陪伴带来安全感温情形成良好人格规矩和爱约束行为健全的人格和品行离不开父母“恰到好处”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