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埃夫特”)最新的和讯SGI评分解读出炉,该公司获得了51分的低值,同2020年第四季度评分持平,并在和讯SGI指数总榜单中位居倒数第4名。

从下图可以看出,埃夫特SGI评分总体一直处于低位,前面两个季度的评分均为53分,受新冠疫情影响,埃夫特海外业务冲击较大,2020年第二季度埃夫特和讯SGI评分降至冰点50分,第三季度短暂反弹至53分,随后下滑至第四季度51分,并“躺平”维持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埃夫特和讯SGI指数综合评分

疫情冲击较大,净利润一度处于负增长

工业机器人产业有三大核心环节,即核心零部件、整机制造和系统集成。产业链上游主要为伺服系统、减速器、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和齿轮、涡轮、蜗杆等关键材料;中游是工业机器人整机制造;下游主要面向终端用户及市场应用,包括系统集成、销售代理、本地合作、工业机器人租赁、工业机器人培训等第三方服务。

埃夫特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工业机器人整机及其零部件、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它是典型的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也是中国工业机器人第一梯队企业,拥有16项核心技术, 8项自主研发,7项为并购境外企业后吸收再创新,1项为引进海外技术后吸收再研发。

2020年初,新冠疫情首先在中国爆发。3月中下旬中国有效控制疫情后,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埃夫特主要生产经营地中国、意大利,先后成为疫情严重的地区,其他境外生产经营地如巴西、波兰和印度的疫情也逐渐加重,这对埃夫特生产经营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其中,国内业务在一季度受影响较大。随着国内业务逐步恢复正常,以及海外疫情的逐步缓解,埃夫特2020年三季度和四季度营业收入有所提升。另外,由于2020年一季度疫情刚爆发,业务量下滑严重,2021年一季度,机器人销量增长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明显。但是收入远不如2020年三、四季度。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一季度,埃夫特扣非净利润为-2895.61万,同比去年有所回升,但据统计,2018年~2020年,埃夫特净利润分别为-2211万、-4268万、-1.68亿,净利润一度处于负增长状态,盈利能力较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埃夫特各季度报、年报

据埃夫特2020年年报披露,2020年度收入较上年度减少10.6%,主要系本公司海外收入下降约1.62亿所致。2020年初开始,本公司海外业务意大利、波兰、巴西和印度等海外子公司相继成为疫情重灾区,客户现场停产,境外集成项目已获取订单无法按时启动,已启动订单执行周期性停滞,导致公司境外收入明显下降。

同时,海外子公司整体产能和工作效率下降,固定成本无法有效分摊造成亏损幅度相应加大。此外,由于2019年及2020年海外子公司 WFC、EVOLUT 经营不及预期,埃夫特2020 年末评估收购海外子公司形成的商誉和无形资产(客户关系)存在减值迹象,计提商誉减值7,647.52万元和无形资产减值2,463.17万元,第四季度相对于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有所下降。

毛利率和净利率较低 研发投入占比下降

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埃夫特营业收入11.33亿,较上年同期减少10.6%;营业成本9.94亿,同比减少5.5%;2020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12.1%,同比下降4.3%。

从收入构成来看,产品方面,机由于器人整机销量略有下降,且受产品结构变动影响及市场竞争,平均单价下浮,机器人整机营业收入2.14亿,同比下降7.2%,毛利率为23.2%。受国外子公司业务减少影响,系统集成营业收入9.01亿,同比下降-11.5%,毛利率为9.4%。

从地区方面而言,亚洲营业收入合计5.08亿,同比增长8.2%,毛利率20.4%;欧洲营业收入为3.92亿,同比下降-15.9%,毛利率为-4.6%;南美洲营业收入合计2.14亿,同比减少-11.2%,毛利率为22.8%。埃夫特表示,亚洲区域收入较上年小幅上涨,主要为国内疫情恢复情况较好所致,从下半年开始业务量逐步回升;欧洲区域疫情持续恶化,订单萎缩,收入大幅下降;南美洲区域主要为巴西市场,疫情情况亦未恢复,业务量下降明显。

从单项指标来看,埃夫特业绩并没有粉饰的那么好看,该公司销售毛利率一直较低,2021年3月毛利率虽然从去年的6.89%增加到17.14%,但是依然没有改变销售净利率为负的糟糕现状。从下图可以明显看出,埃夫特销售净利率最糟糕时候达到峰值-19.83%,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埃夫特各季度报、年报

研发方面,埃夫特研发投入一直不算高,2021年一季度虽同比增长了9%以上,但今年一季度营收远大于去年同期,因此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有所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埃夫特各季度报、年报

行业方面,我国从2013年起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根据 IFR 的数据,2015年至2019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分别为6.85万台、9.65万台、15.62万台、15.40万台和14.05万台。这其中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萌芽期和 2013 年到2017 年的快速成长期,在过去2年经历了一定的调整期。

随着碳中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基建、汽车电动化等新发展动力和趋势推动下,从2020年第4季度开始行业又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在我国制造业具有庞大规模和产业工人逐步减少的大背景下,机器人市场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近年来,国内厂商攻克了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部分难题,国产核心零部件的应用程度不断提升,继汽车、3C电子行业后,光伏、卫浴陶瓷、金属加工、家具家电等通用工业领域开始成为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新增市场主力。工业机器人在新兴应用领域也开始逐步放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