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学生在白方礼铜像前献花。
图为白方礼长子白国富在铜像前献花。 本报记者 雷风雨摄
从市教委获悉,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坚持十几年蹬车支教义举、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的白方礼老人的铜像,昨天在本市耀华中学院士路落成。
白方礼老人生前曾多次资助耀华中学学生。耀华中学侯立瑛校长接受采访中介绍,白方礼老人从车轱辘里流淌出的爱,驮起的是一座永远的丰碑。耀华学子以实际行动传承白方礼精神——为“白方礼小学”捐款捐书,到社区、敬老院参加志愿服务。“这条院士路上矗立着很多院士铜像,是为了让学生们以院士为楷模。此次将白方礼老人的铜像安放在院士路上,既是对老人感人事迹的铭记,也是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我们要让青年学生知道白方礼老人和这些院士一样高大,是一座永恒的丰碑。希望同学们既要向科学家学习,更要永远传承白方礼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侯立瑛说。
白方礼铜像的设计制作方——天津美术学院院长贾广健表示,此次由天津美术学院向耀华中学捐赠的“白方礼铜像”,不仅仅是记录白方礼老人的音容笑貌,更是唤起一个感动时代、感动城市、感动中国的精神形象。
揭幕仪式现场,当年接受白方礼老人资助的耀华中学学生邱炜珣回忆了作为资助生代表去家中看望白方礼老人时感人至深的一幕。“当时白爷爷住在天津站旁的一个铁皮棚子里,里面只能放下一张床,什么生活用品都没有,墙上挂着白爷爷和资助学生的照片。”邱炜珣说,“白爷爷资助我们是不求回报的,他传递给我们的不只是金钱,而是一份真心、一份希望。”
白方礼老人的长子白国富先生深情追思了父亲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一生。他说:“我的家庭一直传承着父亲留下的勤俭家风,家庭成员都将父亲作为榜样,尽己所能帮助别人。党和国家、家乡和人民没有忘记他,父亲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白方礼是谁?
一条毛巾,一个水瓶,一辆老旧的三轮车,这是一位90岁高龄老人每日工作的真实写照;他,是一个有退休金的老人,本可以在晚年享受生活,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每天出去靠蹬三轮车挣钱,十几年间,就捐出高达35万元的巨款,帮助300多名孩子圆了上学梦;他,是“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他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平凡而伟大的白方礼。
逃难到天津
1913年6月17日,白方礼出生于河北沧县白贾村的一户农户家中,家中世代为农,家境贫寒,那样的年代,那样的家庭,基本从出生开始就与读书识字无缘了,因此,从13岁那年开始,他就开始给人打短工,后来因为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便逃难到了天津,在流浪了几年之后,最终选择了做一名靠体力吃饭的三轮车夫,在那个时候,车夫是门槛最低的工作,不会要求你识文断字,但却是最苦最累的工种之一,有些时候还是出力不讨好的,经常会受到一些白眼嘲笑,更有甚者会遭受到殴打谩骂,这都是常有的事情了。白方礼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也懂得一个道理:靠自己勤奋努力去挣钱不丢人,哪儿怕是做最底层的车夫。白方礼也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在天津慢慢的站稳了脚。
1949年,解放之后,国家百废待兴,白方礼因多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成为了劳动模范,进入了天津河北运输厂,成为了一名有着正式编制的三轮车夫,虽然做的仍然是体力活,但是比起之前,起码有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白方礼靠着自己的双腿,拉扯大了4个儿女,其中有3个孩子都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而且他还接济着自己的姐姐,并资助了侄子也上了大学,由此可见,他为此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1974年,61岁的白方礼从天津市河北运输厂退休了,在家里闲不住的他决定再工作几年,于是到了油漆厂补差挣点钱,也许是蹬惯了三轮车,1982年,白方礼又重操旧业,做起了个体三轮客运,每日起早贪黑、辛劳奔波,攒下了一些钱。
投身教育公益
1987年,白方礼以为自己再也干不动了,是时候安享晚年了,白方礼便回到了老家河北农村。只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到了农村之后,他就看到有很多孩子都在田间地头干活,而这个时间,城里的孩子都还在教室里上课呢,而他们怎么会在地里种庄稼呢。于是白方礼便来到了村里的学校找校长打听,这才知道,原来这些孩子是因为家里太穷而负担不起学费,只好早早辍学在家下地务农了,白方礼在得知这样的真相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复,他只在老家待了几天,每到深夜,白方礼总是辗转反侧,睡不着觉,思来想去后他决定返回天津,继续蹬三轮车挣钱来资助孩子们完成学业。在临走之前,他还将自己这几年早出晚归蹬山轮车攒的5000元钱都捐给了家乡的小学,成立了教育奖励基金,希望家乡的孩子们有学可上。
回到天津之后,白方礼又一次恢复了之前那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的蹬三轮车的日子,为了资助更多的孩子,白方礼每日奔波在蹬车拉客中。这一干就就是14年,在这14年间,一年365天,他几乎每天都在工作,从来没有休息过,每当攒了一些钱之后,他就会瞪着车来到学校,将这些钱全部捐出去,资助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们。
2001年,这时的白方礼已经年近90岁高龄了,他已无力再蹬三轮车了,只好到车站上给人看车,不为别的,就为了多挣哪儿怕一分钱。他将赚来的钱都放在了一个饭盒里,直到存够了500元。
2003年的冬天,白方礼颤颤巍巍地来到了天津耀华中学,将饭盒里的500元零钱递上: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无法在捐款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了。听到这段话后,老师学生全都哭了。这次白方礼是真的干不动了。
结语
2005年9月23日早晨,白方礼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享年92岁。白方礼去世后,遗体存放在天津市第三医院,而当亲属的车队在距离医院还有很长一段路程的时候,自发前来为白方礼送行的队伍密密麻麻挤满了马路,当遗体被抬出来的时候,拥挤的人群几乎是要失控了,有不少的市民向灵车涌去,只为再看白方礼最后一眼,由于送行的人太多,道路较为拥堵,灵车用了将近半小时的时间才缓缓离去。
我已经是一大把年纪的人了,又不识字,也没啥能耐可以为国家做贡献了,可我现在资助的那些大学生们可就不一样了,他们有文化,懂科学,说不定以后可以出几个人才,那对国家的贡献多大呀!—这是白方礼对南开大学的一位老师说的一段话,虽然他的生命已随时光慢慢淡,但他的名字我们将永远都不会忘记,他的精神将会永远留存。向白方礼老人家致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