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有一批在执法办案、保护群众、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涌现出来的忠诚担当、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成绩优异、群众公认的政法英模和先进典型,他们履职奉献,展现了政法队伍的时代风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朝阳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审判员陈扬的经历,近距离感受下朝阳法院党员干部的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律是严肃、冷峻的,但法官是有温度的。陈扬是朝阳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审判员,10年来,她审结各类民事案件3000余件。作为一名基层法官,她心里时刻装着群众,在公正适用法律的同时,用心倾听,耐心答疑,把化解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贯穿于案件办理全过程,用温情诠释司法为民的宗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倾听 当群众的知心人

“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法官的一种责任与担当。”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陈扬将倾听作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她会像朋友一样,耐心倾听当事人的声音, 感他们所感,想他们所想,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纷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几年前,陈扬审理一起医疗纠纷案,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原告的父亲因感冒到医院就医,几天后病情恶化,老人不幸去世。家属认为,医院存在医疗过错,于是将医院起诉至朝阳法院。

陈扬打电话向当事人了解案情,发现当事人情绪激动,对家人的去世难以释怀,便约见当事人,当面倾听他的讲述,了解案件详情和他的诉求。

原来,当事人和他的父亲感情深厚,本以为是小毛病,没想到父亲突然离世,一时接受不了。陈扬就像朋友一样,认真地听着当事人讲述家人与去世老人的事情。事情讲完,当事人的情绪也平复了下来。

“他的讲述是悲伤情绪的发泄,也是对父亲的一种缅怀。”陈扬说。

当事人冷静下来后告诉陈扬,父亲在医院突然离世,医院对死亡原因却没有给予详细解释,他和家人只是想了解父亲的去世原因,如果存在医疗过错,希望依法追究责任。

了解了当事人的诉求,陈扬对接下来的诉讼流程进行了讲解,并指导他准备相应的材料。最后,当事人的诉求得到解决,这件事也在他和家人的生活中翻了篇。

倾听成为陈扬办案的一个习惯。她知道有时当事人需要一个情感宣泄的过程,作为法官就要耐得住性子,听当事人把话讲完,并从中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促进案件顺利裁决,用温情的力量,诠释法律的尊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释疑 帮当事人解心结

不是所有的审判结果都如当事人的预期,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事人会有不理解和质疑,甚至产生心结。面对不理解法律和程序的当事人,陈扬会耐心地为当事人解答,辨法析理,消除他们对法律适用的不解,解开他们的心结。

此前,一位当事人一纸诉状将所在小区物业告上法庭,请求法官判决物业建立“信访”、回访机制,保障小区业主的权益。

物业建立“信访”、回访机制属于服务质量问题,法律没有作强制规定,经过审理,陈扬驳回了当事人的诉求。

听到审判结果,当事人表示不服,不理解为何如此裁决,与陈扬通过电话沟通时,情绪非常激动。

陈扬列举当事人提交的证据,一一讲解这些证据为何没有采用,为什么不能支撑诉求,并引用相关法律知识,向当事人解释,如果要求物业建立“信访”、回访等机制,要全体业主进行主张,单个业主没有这项权利。

在陈扬的讲解过程中,当事人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对审判过程表示了理解。

“如果当事人不理解法律适用,就会纠结于此,甚至怀疑司法的公信力。进行判后答疑,能有效消除他们的疑虑,既帮他们解开心结,也利于后续的审判执行。”并没有哪项规定要求陈扬必须这样做,但她将判后答疑当做工作的重要部分,只要当事人有不理解,她都会积极答疑解惑,在释法说理中,传递着司法的温度。

多年来,陈扬坚持参加“送法进社区”“送法进学校”“京法巡回讲堂”等志愿活动,通过模拟法庭、以案释法、专题培训、公网公开课、线上公开庭审等形式,推进普法宣传,将答疑解惑做在诉讼前,从源头化解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安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贴心 为司法注入温情

工作多年,陈扬初心不改,激情不减,她不断思考,以积极的进取心开拓审判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为群众提供贴心的司法服务。

一些案件在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司法鉴定,如果当事人不了解鉴定程序,可能会多次提交材料,延长鉴定时间,拉长案件的审判周期,消耗着他们的时间和精力。

“有的当事人不知道准备哪些材料,会隔段时间提交一点。在鉴定时,每提交一次新的材料都需要重新鉴定,这样一来,鉴定花费的时间就多,审判周期就会变长。”陈扬说。

针对这一情况,陈扬提出鉴前指导的工作方法,列出材料清单,指导当事人提前准备,从而实现快速鉴定,缩短审判时间。

在指导当事人准备鉴定材料的同时,陈扬还会提醒他们及时缴纳鉴定费用,避免因未缴费导致鉴定机构退案,同时指导他们鉴定结论出来后做哪些准备,促进审判快速、顺利进行,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心系群众,真情服务,陈扬把司法办案过程变成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过程。她针对医疗美容纠纷案件反映的医疗美容机构不规范的问题,参与撰写《医疗美容纠纷案件民事审判白皮书》向社会发布,对维护美容就医者的合法权益作出提示,规范医美行业发展。在疫情期间,依托“云法庭”平台进行案件审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解决矛盾纠纷,用赤诚之心书写为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