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三国,不识英雄!大家好,这里是卧仔~

提到三国智谋之士,你恐怕马上脑海里想出一连串人物:郭嘉,诸葛亮,司马懿,贾诩,庞统等,如果三国看得不仔细,恐怕你绞尽脑汁也想不到有李儒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里,这位真是个名副其实的边缘化人物,但是在我看来,李儒你可能不重视,但是他在三国特别是前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儒,生卒年不详,字文优。正史中是汉少帝时的郎中令,董卓专政时,奉董卓之命,入宫毒死刘辩 (汉少帝)。董卓死后,李傕进攻长安,控制朝政,李傕推举博士李儒为侍中,但被汉献帝拒绝。198年李傕被曹操击败,李儒不知所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儒在三国谋士中不算一流,但他对董卓稳定当时的大局,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首先建议董卓废掉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这是一步妙棋,因为少帝算是官僚士大夫们联手何太后兄妹拥立,内庭有何太后,外庭有官僚勋贵,彼此相互勾结,军国政事,别人很难插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立陈留王刘协就不一样了,刘协的靠山董太后已被何氏兄妹除掉了。何况此时的刘协只有九岁,一旦拥立成功,年幼的刘协只有听从董卓的。官僚勋贵们再想插手军政大事,那可是难上加难了。据《後汉书·何皇后纪》记载,董卓废汉少帝刘辩为弘农王后,李儒献上毒药,强灌毒死刘辩。虽然董卓所为,都有悖于人臣之礼,但他也能够掌控朝廷数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华雄被斩,吕布战败,军队士气低落,董卓问计于李儒,眼下这个局面,恐怕不是打一两场胜仗能翻盘过来的,再消耗下去,这点有生兵力全赔进去了。李儒大胆建议,弃车保帅,放弃繁华的洛阳城,但还能把天子攥在手里,静观天下变化。避开了十八路诸侯讨伐的强劲势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理外推后,李儒成了十大谋士之一。如果历史真是这样,李儒在董卓的西凉成长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正史中,李儒却只是一个龙套,其记载仅为:汉郎中令,曾协助董卓毒死弘农王刘辩(即退位的汉少帝)。所以他人所说的合理外推,也只能成为了细思极恐。十大谋士,难以评入;最佳谋臣,是不存在的。

在策略游戏《卧龙吟》中,李儒是个辅助系武将,他的技能“惊雷”对直线敌人造成80%的计策伤害,有30%的概率使目标进入“混乱”,持续1个回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儒是深受董卓信任的,一方面,他是董卓的女婿,比较亲近;另一方面,确实是智谋高超,无人能及。李儒提出的计谋,董卓照单全收,连废立皇帝这种大事,都是先私下里跟李儒讲的。总的来看,李儒深明兵法,晓畅天下大势,做事手段果决狠辣,虽然活跃时间不长,没有那种精彩绝伦的智谋,但至少应该有田丰这样的水平,可以位列一流谋士。

亲爱的主公们,你们还有什么关于李儒的看法吗?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