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例

66岁的杨大爷,是一位有着13年糖尿病病史的糖友,今年年初开始,杨大爷发现自己特别容易饿,刚吃完饭没多久就想吃零食,这让他很担心自己的血糖状况,甚至到了不敢监测的地步。

随着病程的不断延长,很多糖尿病患者就会出现刚吃完饭没多久就会饿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糖友的饥饿感是如何产生的?

1.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饥饿

人民解放军空军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王伟指出:

糖尿病是由胰岛细胞受损引起的,因为胰岛素的减少,人体不能将葡萄糖转化为能量和脂肪,机体细胞得到的能量不足,从而使大脑不时发出对糖需求指令,产生“饥饿”的信号。
于是只能反复出现饥饿感,催促患者进食。

此外,血糖升高,由于渗透性利尿的作用,大量葡萄糖从尿液排出,也会导致细胞能量不足,使人体产生饥饿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低血糖引起饥饿。

人的大脑依赖葡萄糖才能进行思考和运作。如果血糖太低,脑细胞就会缺乏能量而发出信号,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进食,因此会出现饥饿感。

低血糖轻者出现头昏、心慌、饥饿感,出汗等症状,重者则可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昏迷,如果你有上述症状,赶紧补充糖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过度频繁的饥饿感,糖友该如何应对呢?通过饮食结构改善来减轻饥饿感

1.主食搭配蛋白质类一起吃。

每餐都要有主食、肉类、豆类食物。这种混合膳食使胃排空时间明显延长,并且葡萄糖的吸收较慢,对血糖影响较小,当然再来点蔬菜水果就更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吃低能量密度的食物。

研究表明,摄食的体积与饱腹感有关,食物体积过小会让人缺乏饱腹感,饿得也快,摄入适量体积的食物才能让您的食欲满足。

对于那些刚刚开始运用饮食疗法的糖友,我建议可以多吃一些低热量、高纤维的食品。比如大白菜、菠菜、南瓜、韭菜、黄瓜、茄子,还可以多食用一些粗粮。

这些食物都是高纤维食物,吃进胃里会延缓胃排空的时间,还可以有效减慢肠运转的速度,同时还可以减慢人体对糖分的吸收,可以让糖友减轻饥饿感。

如果试着每天吃一个西红柿或一根黄瓜,换掉其中的半个油饼或者蛋糕,这样热量就降了差不多100千卡了,再多吃几口青菜(维生素、钙、纤维素都多)。

这样既不会感觉饿,热量又减下来了,排便也通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试着每餐少吃一点儿。

荤素搭配,少量多餐。将每日饮食总量分配到4~5餐中,白天每3~4小时进餐1次,既能避免餐后高血糖问题,又可避免“饿得慌”现象。

稍微比之前饿一点点是很正常的,想控制食量怎么可能一点感觉都没有。但是不能一蹴而就,可以比之前少吃一点,让胃慢慢地变小一点。

比如少吃1/5,以前吃到顶到嗓子眼,撑得不想动,就更没办法去运动了。现在试着少吃一口,会很舒服。少吃这点不会让你感觉很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给大家介绍几个小方法,学会它们保证你不再容易饿:

慢点吃,因为大脑慢半拍,吃太快,等它反应过来的您吃饱了的时候你都吃撑了。

饭前稍微喝点水或者汤,先占点地儿。

吃差不多了停一下,喝半碗汤,品品其中的滋味,当然是油少盐少的那种,这样汤会让食物体积膨胀,就比较容易饱啦。

文末总结

糖友们面对时时袭来的饥饿感,不要慌,以下几个办法不妨一试:

  • 主食巧搭蛋白质,
  • 块大个轻适合吃。
  • 少食多餐防饥饿,
  • 喝汤垫胃慢慢食。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啦!关于如何抵抗“饥饿感”,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