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日见到的,见“山水”之喻,亦可以称为“鸡汤”,只因,那是似乎古人传下的“智慧”之语,而,让更少思考的今人,总是随意拿来当圭臬。

此处,并非否定古人之语。又称其“鸡汤”,何以故?很简单,即,文藻之语,其中,为文字,而略去文化真正“骨血”— — 工夫,才成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 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虽,其语出自《五灯》,然,无佛学认知,直取其字词,无疑,笑话尔。

佛学本藏已过千五千卷,又,学力实不及。不过,拿宋明理脉中,“里程碑”式人物,阳明先生之阐,亦至少可大概。《阳明全集》之《复刻<圆觉经>序》中,先生以其工夫,将以上三句,赞圆觉而生出四句境界(详见《王阳明全集》。当然,先生用词名称阶段,似乎有待商榷,然,观其要),已明显,以实践知行,实语了不可“简”的人生四境。

随谈。

— — 沐阳金石,沇河,辛丑五月廿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唐浩,字:金石,号:沐阳,山东济宁兖州人,城市规划与设计工学硕士,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

致力于文理双修,探索儒家哲学融入规划建设领域,传统文化研究与工科融合探索,曾受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正式邀请进行学术访问(2015),现为该校建筑系教学合作学者。住建部建筑业企业资质评审专家,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全国绿色社区产业智库专家,山东省乡村振兴专家库专家,国家注册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