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是曹操的首席谋士,曹操统一北方,荀彧为曹操谋划,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曹操本人也说,荀彧是他的子房,就像刘邦之于张良。

曹操一系列的蓝图,基本都是荀彧规划的,也就是说,荀彧是曹操方针路线的制定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对待曹操称魏公的问题上,荀彧反对了,也正是因为荀彧反对,曹操生气了,可以说,曹操翻脸无情,不再念及荀彧的功劳,也不再念及荀彧对他的重要性,还是对荀彧下手了。

最终,荀彧被曹操逼死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手下的董昭等人,溜须拍马,当然,也是为了自身能获得巨大利益,便劝曹操进封魏公,加九锡,而曹操也早就有这个意思,一拍即合。

于是,曹操便准备进封魏公,并加九锡。

九锡是什么?

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这是对大臣的最高礼遇。

一旦加了九锡,大臣一般都会成为权臣,就会篡权,甚至篡位,比如,西汉的王莽,加了九锡之后,就篡位了。

因此,荀彧看到曹操想称魏公,加九锡,敏感了,他心知肚明曹操要做什么,于是,直接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荀彧说,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也就是说,曹公你是为了国家平定祸乱,完成任务之后,就要发扬风格,高风亮节,功成隐退,而不是贪恋权力,野心膨胀。

曹操看到荀彧明确反对,心里非常生气,史书记载,曹操因此心不能平。也就是说,曹操气得不得了,怎么都无法平静。

《三国志 荀彧传》记载:十七年,董昭等谓
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

当时,曹操也恰好征讨孙权,于是,让荀彧到谯郡劳军。等荀彧到达谯郡以后,曹操乘机把荀彧留在军中。也就是说,对荀彧不放心了,要看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操大军进至濡须,荀彧便生病了,而且很严重,只好留在寿春(今安徽寿县),不久荀彧郁郁而终。

《三国志 荀彧传》记载: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太祖军至濡须,彧

留寿春,以

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肯定是曹操给荀彧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否则,荀彧也不会这么快得病死去。

而根据另一部史书《魏氏春秋》的记载,当时曹操借着荀彧生病,派人给荀彧送去了一盒食物,荀彧打开盒子一看,空无一物,荀彧便明白了曹操的意思,这是不让活了,于是,荀彧被迫服毒自尽,时年五十岁。

《三国志》注引《魏氏春秋》记载: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

也,於是饮药而卒。咸熙二年,赠彧太尉。彧别传曰:彧自为尚书令,常以书陈事,临薨,皆焚毁之,故奇策密谋不得尽闻也。

就这样,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的荀彧,就被曹操逼死了,可以说是卸磨杀驴。

那么,值得注意的是,荀彧知道他反对曹操称魏公的后果吗?

太知道了,以荀彧的聪明和智慧,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反对曹操的后果呢?

既然荀彧知道后果,为什么还要反对曹操呢?

这是因为荀彧一生追寻自己的政治理想,匡扶汉室,不愿意改变自己坚守的原则,他宁愿为了原则死去,也不违背内心,也不妥协。

这是荀彧的高贵人品,也是他的人格闪光点,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