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4日,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文化迁变与传播(Transferts culturels)”研究中心合办的“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硕士班”第三届人才培养项目结业典礼正式拉开帷幕。大家在智库楼203室欢聚一堂,共同回味这三年来在课程学习和学术交流过程中所凝聚下的点点滴滴。
复旦大学中文系黄蓓教授首先介绍了本届人文硕士班的总体情况,祝贺大家在学业上的辛勤付出与因此而获得的优秀成果:第三届参与项目的学员共计23名,19位以优异成绩顺利结业,其中又有14位同学将在硕士毕业后,分别于今明两年前往法国攻读博士学位。随后,黄老师对给予项目支持与帮助的相关部门(尤其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研究生院)及老师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巴黎高师文化迁变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Michel Espagne教授通过网络连线的方式,在法国参与了本次结业典礼。Espagne教授首先祝贺项目目前已经取得的优秀成绩,他表示,连续三届学员在学术上的不懈追求,为法国的人文学科研究带去了新的视角,未来也一定会为中法文化交流作出贡献。Espagne教授同时表示,疫情并未影响两校之间的交流,通过线上讲座与会议,项目的各项成果吸引到诸多中法研究者的关注。最后,Espagne教授感谢所有项目参与者的努力,并对所有结业的学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原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金光耀教授则回顾了项目自2014年成立至今7年的历史。他感谢了当时负责文科教学工作的林尚立副校长,在林副校长的支持与帮助下,该项目才得以顺利展开;他也感谢Espagne老师对项目的支持,因为Espagne老师一直亲力亲为,坚持参与每届项目班同学攻读博士的选拔考核,并耐心为考核通过者联系、协调法方的博士导师,以及生活事务,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每位同学;他还感谢黄蓓老师,在中文系的本职工作之外,黄老师为项目复杂的协调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项目成立之初,没有人能预言人文硕士班的前景和未来,但直到今日,七年来的成果和收获已经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三十余位已经或即将去法国深造的项目班成员都有希望担任未来中法文化交流中的使者角色,在两种文明的不同领域里搭建沟通的桥梁。
人文硕士班的授课老师与同学们朝夕相处,在这个让人依依不舍的临别时刻也为大家献上了他们的寄语。巴黎高师的法语老师Hugo Bouladou通过回忆两年的授课经历,骄傲于大家在法语学习上所取得的长足进步。由于Hugo老师本身也是一位研究生,与大家同龄,所以他感谢同学们对他教学实践的配合与包容,同时也祝愿大家日后在前往法国学习深造时能够带着十足的勇气继续一往无前。上海法盟的外教老师Nicolas Guillot则回忆了自己在每周一晚和周六全天与同学们在课堂上展开的小小“旅行”,从海德格尔、德勒兹到波德莱尔、普鲁斯特,再到歌坛上的爱迪·琵雅芙和雅克·布雷尔,大家沉浸在法国文化的浓厚氛围里分享了太多太多美好而难忘的瞬间。Nicolas老师即将带着这些回忆的碎片回到法国,期待在一片全新的土地上和大家,这次是以朋友的身份,再次开启这些充满智性成分的交谈。
最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吕肖璇和钟牧辰两位同学分别用中文和法文汇报了他们三年来学习的心得体会。他们感谢项目中每一位授课老师的辛勤付出:Nicolas老师在教授法语的过程中,锤炼大家的思维,寓教于乐;复旦法文系的Gaultier Roux老师通过灵活的预约课制度为即将读博的同学们提供了无比宝贵的帮助,大家从最开始连邮件都写不好到能够与导师建立起稳定的联系,再到后来开始围绕未来选题做初步的规划和准备,每一步的小小进展都曾被与老师交流时的微光照亮;Hugo老师即便身在法国,也坚持以视频授课的形式为同学们带来丰富的课程内容,使大家的听力和口语得到了切实的提高。经过三年的培养,同学们从零基础的法语门外汉,一方面做到了有能力运用法语展开学术上的写作和交流,另一方面也获得了思维方式的提升,更加重视提问与反思在学术研究里的作用。
在以上精彩的发言环节结束后,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陈引驰老师为每位顺利结业的同学颁发了证书,并合影留念。随后,下午茶自助餐会开始,各位老师和同学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尽情交流,一同享受这欢庆的丰收时刻。在时间飞快的流逝中,第三届“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硕士班”结业典礼逐渐走向尾声,但此刻的结束只是一个暂时的句点,在它面前所铺展开的,是下一段人生旅程的坦荡通途。
来源 |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
排版 | 悦 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