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年老字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常见的德国菜莫过于猪肘、香肠。

德国香肠上千种,许多香肠背后有悠久的历史,例如纽伦堡香肠。同时,德国也保留了一批香肠老字号。

雷根斯堡石桥旁有一间老店,名为"历史香肠厨房(Historische Wurstküche)"。这家老店迄今有九百年历史,是当地赫赫有名的老字号。

早在1135年建造石桥期间,施工队在桥梁工地旁搭建一座小屋。小屋既是工程办公室,也是工人食堂。石桥完工后,小屋没被拆除,反而因为邻近多瑙河畔的起重机,被称为“起重机上的小餐馆(Garküche auf dem Kranchen)”。

此后几个世纪,这家小餐馆受到码头工人的青睐。参与主座教堂修建工程的工人们也是这家小餐馆的常客。起初,小餐馆卖炖肉,从19世纪起开始专门经营烤香肠。

数百年时光荏苒,老板和厨师换了又换,但小餐馆风雨不倒,见证雷根斯堡兴衰九百年。

历史香肠厨房的菜品以瘦肉指肠为主,食客可根据胃口选择香肠的数量。个人觉得香肠味道普通,纯粹来老字号打卡。

中世纪国际都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雷根斯堡的历史远比石桥更早。古罗马人在雷根河与多瑙河交汇处建造城堡和居民区,用于抵御日耳曼蛮族的进犯,守卫边界。到179年,一座石城墙矗立在多瑙河畔,雷根斯堡诞生,但此时它只是一座罗马军营。在火车站附近,仍可看见雷根斯堡军营城墙(Regensburger Legionslagermauer)遗址。

除特里尔城门Porta Nigra外,雷根斯堡普勒托利亚门是阿尔卑斯山以北仅存的罗马门。雷根斯堡是一座由军营发展起来的城市。起初普勒托利亚门为军营大门,罗马帝国灭亡后,它也随之被人们渐渐遗忘。

雷根斯堡最辉煌的时代在中世纪。许多中世纪罗马式、哥特式的建筑经历数百年风雨动荡后,竟然奇迹般地保留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13 世纪,雷根斯堡达到经济全盛时期,是欧洲最富裕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作为当时欧洲的国际大都市,雷根斯堡的远途贸易直达巴黎、威尼斯和基辅。

出于商贸需求,市议会决定修建一座坚固的桥梁,打通多瑙河两岸来往。雷根斯堡石桥建成于1146年,为当时维也纳与乌尔姆之间唯一一条横跨多瑙河的桥梁。获益于此,雷根斯堡日益受到往来商贾的青睐。

雷根斯堡石桥是中世纪桥梁建筑的先锋作品,赫赫有名的布拉格查理大桥也参照雷根斯堡石桥所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有人与魔鬼打赌时,通常不会有好结果。除非你像雷根斯堡的人一样聪明。这是一则关于雷根斯堡石桥的有趣传说。雷根斯堡人希望加快石桥修建速度,于是跟魔鬼做约定。只要魔鬼愿意帮助他们修桥,他们同意献祭前三个过桥者的灵魂。

聪明的雷根斯堡人让一只公鸡、一只母鸡和一条狗先过桥。这样一来,他们既没有牺牲活人,也完成跟魔鬼的约定。

石桥旁有一座雷根斯堡桥塔博物馆。馆内主要以文字介绍为主,可免费参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侧哥特式教堂为主座教堂

罗马帝国衰败后,雷根斯堡成为拜仁公爵的驻地,同时也是雷根斯堡大主教的辖区。

雷根斯堡主座教堂原本跟石桥是同时代建筑,但很快不幸毁于火灾。1273年主座教堂以哥特式风格重建,工程持续两百多年。教堂回廊托着15世纪哥特式拱顶,13、14世纪彩色玻璃窗也足以证明教堂历史悠久。

拜仁公爵是当地贵族代表,大主教则为宗教领袖,而两大势力之外,雷根斯堡新的阶层逐步崛起,成为城市的主导力量。因商业崛起的市民阶层要求政治自由,终于在13世纪获得城市自治权。雷根斯堡摆脱拜仁公国的管辖,成为直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帝国自由城市。

主座教堂的修建得到许多商贾的慷慨解囊,然而工程在16世纪被迫提前竣工,因为城市经济衰落,那些资助者无法再提供充足的资金。

这座古老的教堂,恰好目睹了雷根斯堡的盛极而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期的雷根斯堡教堂有着相似的命运。

圣埃梅拉姆修道院至今有约1300年历史,许多圣人、皇帝、国王和公爵魂归于这座美丽的教堂里,例如雷根斯堡的圣埃梅拉姆。帝国皇帝授予这座修道院“帝国修道院”的地位,直属皇帝管辖。然而圣埃梅拉姆修道院最终也随着城市经济衰退而失去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政厅往往是欧洲商业城市的心脏。雷根斯堡老市政厅建于13世纪中叶,临近商人区。老市政厅部门众多,市议会、法院及其他行政部门设于此,甚至还有一所监狱。阴暗的牢房、瘆人的刑具,隐藏在庄严的市政厅之内。

许多建筑装饰仍是13、14世纪留下来的,包括市政厅外墙的小天使石像。

市政厅游览必须参加讲解团。恰好我选择的场次只有我一位游客,讲解阿姨专程为我导览。来欧洲这么久,我也只享受两次“包团”服务,另一次是在奥地利的格拉茨。

两百年帝国议会会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雷根斯堡从16世纪开始经济衰落,但政治影响力却仍然保持。早在“欧洲之父”查理大帝时期,帝国已有召开议会的传统,但会议地点时常变更。神圣罗马帝国延续此传统,皇帝、选帝侯、贵族、城市代表相聚于帝国议会,议会地点时常变化。

从1594年起,帝国议会只在雷根斯堡市政厅的帝国大厅举行。帝国皇帝在出席帝国议会时,站在大厅哥特式窗台接受市民的欢呼和敬意。帝国大厅原本有皇座,选帝侯们则坐在皇帝旁边。1806年帝国会议最后一次在雷根斯堡召开,宣布神圣罗马帝国正式解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埃梅拉姆修道院旁的埃梅拉姆宫记录着一段商人家族跃升为王侯的有趣历史。

驿马当先(Thurn und Taxis)家族发迹于意大利北部,从事邮政行业,在奥地利、布鲁塞尔、西班牙,雷根斯堡、拜仁公国留下他们的足迹。这个家族因其精湛的业务水平被皇帝封爵,担任雷根斯堡帝国议会的皇帝代表。

自1748年以来,驿马当先家族一直居住在雷根斯堡。但拿破仑战争彻底结束雷根斯堡的独立地位,雷根斯堡归属拜仁王国。而拜仁王国要将王国的邮政权收归己用,终止驿马当先家族的业务。但作为补偿,驿马当先家族获得圣埃梅拉姆修道院部分地产,并将其改建为埃梅拉姆宫,或者叫驿马当先宫。

德国至今仍流传着这个家族的传说。有一款手牌游戏名为“驿马当先”,游戏背景正是驿马当先家族的故事。

宫殿游览也必须参加讲解团。修道院的十字回廊完好地保存下来,成为宫殿的一部分。意大利风格的塔楼、金色客厅、银色客厅,仿佛重现邮政家族纵横欧陆数百年的辉煌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拜仁公国在拿破仑战争中帮助法国军队,因此拿破仑提拔拜仁公国为王国,并且将雷根斯堡划给拜仁王国。此后,拜仁王国存在百年,直到一战结束。

至此,雷根斯堡辉煌历史走进尾声。然而幸运的是,二战盟军没有将空袭目标对准雷根斯堡老城,所以老城躲过一劫,保留许多中世纪的历史建筑。

2006年,雷根斯堡老城被收录为世界文化遗产。

摘录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一段评语:“这座中世纪城市里有许多杰出的建筑,见证了雷根斯堡作为贸易中心的历史,也见证了这座城市在9世纪时对这一地区所产生的影响。雷根斯堡保存了数量众多的历史建筑,包括古罗马建筑、罗马式建筑及哥特式建筑,这些建筑跨越了近两千年的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城内也有拜仁王国时期的建筑。拜仁国王在多瑙河岸修建皇家别墅(Königliche Villa),作为夏日度假居所。但皇家别墅很少被使用,自2007年起成为拜仁州历史遗迹保护办公室。路过可顺带参观一下。

雷根斯堡周边最重要的拜仁王国时期历史遗产,当属接下来要介绍的“德国名人堂”。

德国名人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雷根斯堡附近有一座名为Donaustauf的小城市,这座多瑙河畔小城因瓦尔哈拉神殿而闻名。

来势汹汹的拿破仑大军激起德意志民族的反抗精神,民族主义在德国人心里燃烧。政治上的分裂和法国军队的咄咄逼人带给德国人一种深深的屈辱,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开始在过去的英雄历史中寻求共同的民族认同感。19世纪,许多民族英雄纪念碑拔地而起,如条顿森林的赫尔曼纪念碑,及Donaustauf的瓦尔哈拉神殿。

在拿破仑法国的威逼下,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这件事对于德意志民族而言是“最钻心的屈辱”,德意志民族急需挽回尊严。拜仁国王决定在多瑙河畔修建一座德意志名人堂,宣扬民族精神。1830年莱比锡民族之战17周年纪念之际,瓦尔哈拉神殿正式开始修建,历时12年完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殿内名人像众多,雕像身份囊括国王、选帝侯、哲学家、作曲家、数学家、诗人、艺术家等。其中也包括几尊女性的石像。雕像中生活年代最早的名人是日耳曼军事家赫尔曼(阿米尼乌斯)。

瓦尔哈拉神殿虽不及巴黎先贤祠闻名,但它们的地位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分量相等的。

从雷根斯堡前往神殿需要坐约半小时巴士,如果时间不充裕和对雕像不感兴趣的话,不建议特意赶过去参观。

阅读完,别忘了关注转发、点赞啊,写文章需要大家的支持。

想看更多精彩好文,请关注公众号:冲向天空的幻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