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宝出生半个月至1岁内会出现脂溢性皮炎,俗称“奶痂”。原因是受母体激素影响而使皮脂分泌旺盛,产生过多的皮脂腺油性物质,与脱落的细胞粘在皮肤上,使头顶出现厚薄不等的灰黄色或黄褐色油腻结痂和鳞屑,严重的可累及眉、鼻唇沟、耳后等皮脂腺较为丰富的部位。

宝宝患了脂溢性皮炎,一般不会有并发症,不影响吃奶和睡眠,精神状态也很好,基本没有痒感。

如何处理?

1、脂溢性皮炎大多数在数周到数月内自然消退。平时注意皮肤护理,局部要保湿、维护皮肤屏障。

2、用消毒好的植物油涂抹结痂表面,待乳痂软化后,用安全梳轻轻梳掉,再清洗干净,坚持3-5天。如果黄痂脱落后局部皮肤发红或有脱屑、皮疹等,可涂抹湿疹膏。

3、勤洗澡,少用浴液,以免刺激局部。不要抓挠,以免抓破引起出血而感染。

4、乳痂严重或反复发作,可用2%酮康唑乳膏(金达克宁),每周2次,持续数周,可改善症状避免复发。

5、若患部出现裂伤或渗液,需要看医生。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