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下一个首富,一定在大健康领域。”数年前,马云就曾断言医疗健康是座金山。

疫情后,线上医疗服务逐渐受到用户的青睐,这给本就备受资本看好的互联网医疗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赛道持续扩容,为避免掉队,众多独角兽们纷纷计划融资上市。立足于“互联网+医疗”的叮当快药也开始了自己的谋划,但如何“扭亏为盈”成了它上市前的最大难题。

不赚钱的叮当快药

叮当快药的业务其实主要集中在两部分,一是O2O送药上门,二是线下的实体药店叮当智慧药房。

“上门送药”曾经也是医疗健康机构追逐的风口。叮当快药就是以“28分钟送药上门”的口号被众人熟知,彼时,它的竞争对手有快方送药、药给力、药快好一众玩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补贴是拉新的必要手段。一轮轮的烧钱大战后,其他玩家纷纷落马,叮当快药成了医药O2O赛道里的寡头。

医疗健康领域被资本看好,叮当快药也迎来了众多橄榄枝。

成立7年,叮当快药共获7轮融资。表面上来看,叮当快药是资本的宠儿,可谁又能想到,融资总金额高达30亿元的它至今仍未盈利呢?

不管是从收入来说,还是从复合增长率来说,叮当快药的表现都还挺不错,亏损的现实情况可以说是出人意料。

据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亏损达9.20亿元,2019年亏损为2.74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亏损为7.64亿元。

叮当快药不得不陷入如何“扭亏为盈”的思考中了。

医疗健康不好做?

医疗健康不好做?

阿里、百度、腾讯、京东……让互联网新老巨头们争得头破血流的医疗健康市场,2020年的规模为720亿元,预计到2022年会达到千亿级别。

金山纵然好看,淘金却异常艰难。

一方面,其他的竞争对手在用户、供应链、资金上都有着自己的竞争力,叮当快药并没有突出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现在竞争激烈,为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各大玩家都陷入了无休止的同质化竞争中,“28分钟送药上门”显然已无法充当叮当快药的护城河了。

要想快速提升收入规模,获得更高估值,叮当快药还需要更加努力。

因为线上是主要销售渠道,因此,流量才是企业在互联网医疗行业致胜的关键法宝。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平安好医生的注册用户数为3.73亿,而叮当快药的注册用户数仅为2800万,这样的用户规模,甚至还比不上京东健康的活跃用户数。

叮当快药有多缺流量,想必也不言而喻了。

作为一家年轻的独角兽公司,叮当快药能从O2O赛道脱颖而出,实力可见一斑。只是,要想在后期获得资本偏爱,叮当快药还需要展现出更多的高增长故事。

(图片来自网络,请作者与本号联系,以奉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