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小暑“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意指小暑到了,大地上的风也热了,蟋蟀将离开田野躲到人们的房屋里避暑,老鹰也会因地面温度过高而在凉爽的高空飞行。古人的智慧,总是体现在简短精炼的文字中,短短16个字,将小暑的意境完全展现出来,盛夏、高温、热浪扑面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小暑之后是大暑,大暑之后,夏天的节气就全部结束了,即将迎来秋季节气,因此,趁着夏天还没结束,好好度过夏天的美好时光吧。

俗话说得好: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也就是说,小暑除了天气热,更有另外一个气候特质,那就是湿,气候湿热,闷热难耐,很容易中暑,所以一定要注意小暑节气的饮食和养生,切忌伤暑,小暑之后还会迎来大暑,虽然即将而来的持续的高温但也切忌贪凉,否则得不偿失。

小暑虽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但小暑过后,人们闻之色变的“三伏天”头伏热浪袭来,俗话说:“热在三伏”,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的28天之后,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小暑前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将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并进入伏旱期。华北、东北地区将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伏天前后,受热浪侵袭,人们大多食欲不振、精神不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苦夏”,这一时期也是肠胃病高发期,一个原因是气温升高,食物容易变质,吃了变质发霉的食物,就会引起肠胃不适,引发疾病。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天气太热,人们贪凉喜欢喝冷饮吃冷食吹空调,引起的一系列胃肠不适。第三个原因是高温下,传播导致病菌的昆虫增多。

说起小暑饮食,在我国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一个习俗,早在咸丰年间,藕已经被钦定为是御膳贡品了。藕有清热生津润肺止血消肿如此多的功效,藕所含的能量比油菜、菠菜等人们常吃的蔬菜热量要高出许多,藕含有的的钾、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也非常丰富,白色的藕中还含有抗氧化的多酚类物质。藕的做法很简单,可以凉拌也可以热烹。凉拌藕具有清热生津的作用,藕与其他肉类一起煮,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总之,小暑吃藕是非常正确的一个选择。

小暑养生三大食物中,还有一个是绿豆芽,绿豆芽不仅能清暑热、通经脉、解诸毒,还能补肾、利尿、消肿、美肌肤、利湿热、降血脂和软化血管,总之非常营养丰富。经常吃绿豆芽的话,还能保护我们的牙齿,绿豆芽当中含有特殊的核黄素,可以用来治疗口腔溃疡,如果饮酒过度,也可以通过多吃绿豆芽来进行缓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饮食方面,习俗上我国很多地区有“游伏“的习惯,在农历初伏人们家家户户扶老携幼,出门游玩,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因为“伏”字和“福”字谐音,“游伏”,就是“游福”,更是“有福”,中国老百姓喜欢象征着美好希望和憧憬的喜庆寓意,“游伏”带来“有福”,何乐而不为?

今日小暑,八首与暑日有关的诗词送给你,在夏日感受诗词中的一番意境,看古人如何看待炎炎夏天,怎样在夏日抒发情怀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