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实在是没啥有意思的选题,就讲一讲前两天苹果的开屏广告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这玩意儿,没看过的也快进来一起感受一下这波精神污染。

不知道你们看完是什么反应,反正我是真的有点扛不住。

大家也都知道,作为一个新媒体战士,我是要住在微博上的,平均30分钟就要打开一次微博不是在开玩笑。

这就意味着,苹果的这支开屏广告,我每30分钟就要看到一次。

你们懂我的感受吗?这种屏幕里的水,已经渗透到我脑子里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广告我真是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就,有点玄学吧。

为什么说玄学呢?

因为我个人觉得内容不咋样,甚至有点诡异,但偏偏效果还不错。

你看,一个老外,举着手机,一动不动,满头淌水,全身湿透,活像一只水猴子

这画面要是晚上关了灯打开,手机都能给我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就是这种,沙雕中带点诡异,诡异里透着一丝诙谐,诙谐背后又似乎别有意味的广告,出乎意料的有效果。

我说的效果,是网友把这个广告当作一个梗,开始玩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苹果这支开屏广告算是成功了。

不光收割了一大波流量,还引发了一波二次创作

又成功让[防水]这个想要输出的卖点,被人记住了,而且记得很深刻,不光是颅内洗脑,还颅外洗头的那种。

光凭这两点,我相信苹果的市场部已经在屏幕后笑得牙花子都露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弊端也很明显,这种无厘头意识流的广告,和苹果之前的风格相差太远了。

如果说苹果之前的画风,是一个高呼“未来已来”的科技派

这支广告则让苹果更像是一个神学和科学兼修,最后走火入魔的怪咖

很多人都觉得这广告有点辣眼睛,不像是苹果能做出来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最严重的问题不是这个,而是这支广告是不是在给消费者挖坑

因为根据苹果官方的资料显示: “由于浸入液体而导致的损坏不在保修范围之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意思就是:手机虽然防水,可一旦进水则不保修?

如果是这样,那苹果这个开屏可真是缺了大德了。

这不就是一边用广告疯狂暗示我们手机防水,一边又在声明里用小字暗戳戳立规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我本人是一直不是很懂,为什么苹果会如此钟爱手机防水这个点

(或许有懂行的读者老师可以解答一下我的疑惑,感谢!)

为了宣传这个功能,苹果从去年到现在,已经不知道吃过多少状告了。

2020年8月,因“水下停留最长30分钟”的文案,被指虚假宣传。

2020年11月,因为防水功能设计误导性宣传的,被意大利罚了1000万欧元

2021年4月,因为防水性问题,被纽约消费者集体诉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是很懂,苹果对自己的价格这么不自信吗?

不然小一万价格的手机,正常人 谁舍得让它沾水啊?更别说像广告这么夸张的程度,雨下得比湘琴和直树吵架那天还要大

而且说实在的,如果水平真的达不到,那你直说不就行了,不要搞得好像防水功能是你的核心竞争力似的。

文案写着[防溅抗水],画面的呈现效果却是[防洪抗灾],纯纯的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将来免不了再吃一通官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啥也不是,散会。

文章来源:socialmarketing(id:social_marketing)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