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二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被一分为二,由英美等国控制的西部地区,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建立起了联邦德国,简称“西德”。战后初期,英美等国害怕德国重新成为战争策源地,故而不允许西德拥有军队。然而,随着苏联势力的日益强大,英美认识到:必须重新武装西德,才能应对苏联的威胁。于是,在英美等国的授权下,西德于1955年建立了德国联邦国防军,又称西德国防军,并加入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成为了北约集团对抗苏联势力的“前哨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德处于东西阵营对抗的前沿地带,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故而其军队规模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变化。西德国防军建军的第一年,总共只有6.6万兵力,甚至还不如驻德美军的人数多。不过,在此后的数十年里,出于对抗东德人民军与驻德苏军的需要,西德国防军的数量呈稳步增长之势。到1959年,西德已经发展到了24万兵力;到1966年,西德已经拥有了45.5万兵力;而到了冷战后期,西德兵力更是高达48万之多(尚不包括文职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德不仅有数量众多的军队,而且也拥有非常发达的军事工业。众所周知,德国制造的兵器,向来以性能先进、品质优良著称。冷战时期,西德同样研发出许多优秀的武器装备,小的有当今特种部队钟爱的MP5冲锋枪,而大的则有能够匹敌苏联坦克的豹2主战坦克,这些武器极大增强了北约的整体战斗力。总的来说,处于冷战前线的独特位置、数量庞大的军事力量与独树一帜的军工产业,让西德拥有了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使得西德在北约集团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德除了具备瞩目的军事战略价值外,还曾充当了北约集团的“救命恩人”。1966年,法国突然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法国的这一举动,使得北约一度处在了瓦解的边缘。这个时候,西德在北约中的地位变得极为重要,其所做的决定将影响着北约的命运。在此关键时刻,西德做出了“两边不得罪”的决定:既为法国说好话,又维护北约团结,从而在保全法国面子的同时,又挽救了北约集团。试想:法国离开北约后,倘若西德又步其后尘,那么北约的战略体系在苏联的强大压力之下,可能就会完全崩溃,到最后成为冷战赢家的,或许就是苏联和华约集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约与华约在德国的对峙

很多人都说,二战后的德国军队,遭到了英美等国的压制,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了。不过笔者个人认为,德国人的勇武精神可能被削弱了,但是德国人老辣的战略眼光却未曾改变。冷战之中,西德正是以自身的战略地位为筹码,靠着务实灵活的外交政策,而频频使自身获利。也正因如此,战后的德国,才能逐步走出战争的阴霾,重新完成国家统一,乃至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作用的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