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游戏就像毒药,电子游戏蚕食着新生代的少年们,游戏行业的火爆,家长们口诛笔伐,依旧不能阻挡游戏产业的进步。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火爆的玩具电子游戏不过是新时代的产物,新时代娱乐的替代品,没有了游戏,新的替代品也会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戏市场的扩大,也是现代人们生活压力大的表现,越需要减压,越需要游戏,就像踢球打球,这些都是游戏,只是形式不一样,电子游戏带给人们的感觉是相同的,人类需要游戏和娱乐才能好好生活,过量的娱乐是自控力不行的表现,我们并不能埋怨于娱乐的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孩子们自控差的问题,是由孩子的成长环境决定的,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充分的沟通,会避免孩子企图通过埋进电子游戏去逃避自我。

很多游戏厂商为了配合家长进行教育,也会在游戏中设置防沉迷系统,需要身份证验证,同时未成年有游戏时间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如果玩家轻易拿到父母的身份证,一切就变质了。

孩子对金钱的概念缺失,教育缺失,所以当他们知道父母的银行卡支付密码时,放肆的消费,并不应该由游戏厂商来担责。

家长们越讨厌一样东西,越要清楚地认知自我孩子的教育,疏忽和没有充分沟通,都将导致孩子不利的成长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方面,游戏厂商一直都是弱势一方,过于稀少的了解,使得人们总觉得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但大多数游戏,在赚钱的同时,也会设置平民玩家能玩的项目,照顾不充钱的玩家。

他们娱乐了众人,因生计而赚钱养家,和普通人贩卖物品没有太大区别。很多事情如果不对劲,或者从一开始就变质了,就应该反省自我,从中查找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不是一个爱玩游戏的人,以外来人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有些东西广泛传播,即有其价值,更是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