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法规定禁止企业私设会计账簿,但是作为这个行业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实务中有两套账的企业不在少数,也因设立两套账被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往曾有相关的案例,跟高顿高顿实操君一起来看看下面的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述案例这家公司主要就是少申报少缴税导致的罚款(合计共罚款9,635,272.05元)。两套账看似存在即合理的样子,实质无论是在会计法还是税法上显然都是违法的。

在金税四期大数据分析下,企业两套账的风险和危机不得不重视,如果大家想将公司的两套账合并为一套,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的,继续往下看~~

1

内外账,我该怎么区分呢?

内账是公司内部的真实账目

记载了公司所有的经济业务,是给企业管理人员看的,所有的收入支出都要列进去,所有真实业务发生的单据都要做。

简而言之,内账主要用于内部管理,反映了企业真实的收入、费用、利润以及各个科目的余额

外账是目前企业“偷税”的一种主要方法

它是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购入材料不需或不能取得合法凭证,而销售产品又不需开具发票的情形下,在正常设置的账簿以外设立的一种账。

由于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在一些中小企业中较为流行。

换句话说:

外账是报给税务局的,内账是给自己看的。

按照会计法,公司只能是一套账,无内外账之分。但由于部分企业存在不允许列支的费用,比如白条,或者送礼的灰色支出什么的,无法在账单中反应,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做两套账。

相对于内账而言,外账只抽取部分合法票据做账,是对外的套账,存在一定的虚假成份。

2

合并内外帐,你需做到这四步!

当听到内外两套账要合并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找差异。

实操君告诉大家,这个思路是对!给大家整整理下大致的步骤先

基础工作

企业在合并账之前,财务基础都是较差的,“内账”很多时候使用的是非财务口径的统计,“外账”仅为报税使用,账务处理大多数情况都不太符合准则体现下的规范,并且比较随意。

注意:

首先梳理会计核算方式,统一口径和方式,找出两套账的差异,才能方便之后的对账。

核对原则

进行清产核资时,对企业所涉及到的资产负债表科目逐一进行核对,对比内外账差异事项,以及形成的原因。

根据不同差异原因进行归类汇总,最终将各科目差异原因汇总起来,在整体层面一并考虑并账调整。

注意:

只有确定一个时间节点,才能确保内外账不再发生新的差异。根据清产核资的结果,直接调整内账,差异倒挤到“未分配利润”;

调整思路

以外账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将未体现在外账的部分,考虑到未来会影响企业经营业务的,装入其中,如果不相关的则不在并账的范围内。

初始化,重建账套

对经调整外账的年末数,重新初始化,作为报告期第一年度的期初数,重启新的帐套,新的帐套就是以后企业的帐套,原来的帐套停止。

3

两套账核对时,应注意什么?!

现金及银行存款

对于库存现金,大多数情况是在其他科目调整完毕之后,多就由老板拿走,少就由老板补齐。

而相对于银行存款这个科目,无论内外账其实都是按照银行提供的对账单作为入账处理,基本不会有太大差异。

注意:

没有在外账体现的账户,在并账时可以将该部分账户的资金转到老板可控制的非企业账户,或者取现清空,然后销户

(注销是最稳妥的方式!!)。

应收款项

应收款项分为应收票据跟应收账款,对于应收票据,一般根据实际盘点的应收票据。不管业务实际的发生时间,全部在本期补记或冲红。

而应收账款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一环。

针对可能出现的企业为增加收入,而挂账的应收账款,这样的外账数据大于实际数据。

① 金额较小时,以现金收款的形式冲平差异。

② 金额较大时,以老板控制的银行账户向公司还款。

(1)一般企业还存在已收款,未开具发票的事项,这边可以考虑两者事项进行相互抵销。

(2)坏账准备核销在税务局办理审批有一定难度。坏账本身不影响规范,只是太多的坏账是对公司管理能力的否定。

(3)因为收入不开票,外账的应收账款比实际小。外账不做处理,内账将款项收回就可以了。

注意:

应收账款的核对,一定要将虚开发票、已收款未开票的事项查实,能抵销要通过回款的方式抵销,形成最终的应收账款明细表。

重要的客户,要对账确认余额,很多时候内账的金额未必是准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付账款

(1)一般情况企业下,在应付账款中也会存在替代发票,未销账的,对于该项事项,可以考虑直接两种做抵账处理。

(2)外账上没有预付账款,而实际上的业务存在,那么在以后收到采购发票时,无法冲平,成为应付账款,导致多出来的账款可以按上述应付账款的处理方法处理掉。

原材料

(1)因为有不开票的采购,外账没法入账,从而会导致账面上数据小于实际库存。

找关联方做虚假采购,凭发票入账,增加账上金额与实际一致,导致多出来的应付账款按应付账款的处理方法处理掉。

(可以通过几个月的账务出库比实际出库小,结平差异)

实操君强调,虚开发票不可取!对于库存差异,直接调整本期的损益,从成本中挖回一块来。

(2)由于为了减少增值税税负,虚开发票入账,导致账上的金额大于实际。通过几个月的账务出库比实际出库大,结平差异。

5、固定资产

(1)因以前购买固定资产时没有取得发票,导致外账上没有固定资产入账。采取购买一批旧设备的方法取得发票,固定资产入账和实物相符,导致多出来的应付账款按应付账款的处理方法处理掉。

(2)因固定资产实际已经丢失、报废,但是账务没有处理而导致账上多出固定资产。进行固定资产清理。

注意:

不建议通过虚开的方式,建议直接作为固定资产盘盈,调整以前年度损益,或者在整体层面考虑,资产负债的相互抵消后,再调整。

6、应付账款

(1)因虚假采购导致账上有应付账款,实际并不需要支付。在外账银行账户写大小头支票,冲平应付账款,款项倒腾到账外。

(2)因无票采购,在账上没有金额。用账外资金支付。外账不用处理。

注意:

这边可考虑与预付账款类似事项进行抵销调整,整体抵销后的差异,调整至其他往来中,最终在其他往来使用银行存款一笔调完。

4

内外账涉税风险和危害

税务机关检查和补税处罚的风险

应交而未交、少交的税款,一旦被税务机关检查发现,马上面临补税、罚款和滞纳金的处理(正如前文所述的案例)税收征管法对滞纳金的规定是每天万分之五,每年365天计算下来就是18.25%,明显是一个惩罚性的高息。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两套账少缴税不仅仅是补税罚款完事,在很多两套账的案例中,都存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操作。从其他公司虚构交易拿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后抵扣进项,而且计入成本费用少交所得税,达到刑法规定量刑标准的,还面临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风险。

①、虚开税款数额5万元以上,依法定罪;

②、虚开税款数额50万元以上,属于“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

③、虚开税款数额250万元以上的,属于“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

逃税罪

逃税罪原来也叫作偷税罪,刑法修正案调整为逃税罪。

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或者因逃税受到两次行政处罚又逃税的行为。

无论怎么说,内外账的存在明面上都是不合法的,但在实际中,我们都清楚这是很常见的状态,在税务稽查日益严格的发展下,内外两套账合并都将是各位财务应当学习注意的,普普通通打工人真是承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