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提起刽子手,大家会想到什么呢?大概是电视剧中举着大刀砍杀死囚或是犯人的场面,又或是狠辣无情的人。在现今日益发达的社会里,有很多的方式都不能用以前的办法去解决了,但是在过往中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刽子手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现在依然会有,只是表现出来的感觉不同了而已。

大家都听过秋后处决吧,这种职业其实工作的时间不长,就集中在这段时间,工资是按人头算的,而且颇高。有了这样的表象,那么工作的人应该会有很多,在古代人们的真实想法是怎么的呢?今天我们就通过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刽子手邓海山,来了解历史上刽子手的真实境况吧。

一、最后的刽子手

大家都知道古代是极其讲究等级的,官员分几品、妃子分几品。处于较高地位的人都如此,那么卑微的人更是分级了,人分士农工商,三六九等。刽子手在古代是属于低等阶层的人,他比衙役更低级,要听吩咐办事。而且他的工作是伤人命的,被认为是有损阴德的事情,自然更不为人所看好。

有工作、有一技之长的人都不会去做这份工作,做了这份工作后可以说是有生人勿进的感觉了,与人难以走近,成家一般也是没有指望的。当时的女子都不想嫁这样的人,那就意味着这份工作不是子孙传承的职业,一般都是师傅传授弟子。

邓海山是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他的故事也是最多资料记载的。他从小就出身不好,生活贫苦,基本上都是四处漂泊没有固定的地方居住。为了能够生活下去,能有一个地方可以住,邓海山开始找工作,刚好就碰上了衙门在招衙役

从小大胆又生活艰苦的他,觉得这份工作还可以,旁人也推荐邓海山去试试。抱着试试的心态,邓海山真的做成了这份衙役的差事。工作说难不难、说易不易,主要的职责是负责拘捕犯人、看守犯人、押送犯人,除此之外也会干其他的事情

二、从事这份工作的起初

做衙役这份工作不久后,邓海山就遇到了一个人,他是湖广行省行刑人佟绍箕,也是邓海山之后的师傅。从此之后,邓海山就开始接触刽子手这个职业。最初接触的时候,邓海山还以为做这份行当是很简单的,杀人也并不难。

但是真正做这份工作的时候,邓海山才发现所有的一切都不容易,要学很多相关的知识才可以做好这份工作,而且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忍受他人的非议和嫌弃。

刚开始邓海山也被这种情况伤害到,不愿意做这样的工作的。但是在别人的劝讲后,再加上师傅对他表示信任,说了一些赞赏的话,哪怕有时邓海山会心有余悸,最后还是接受了。事实证明,邓海山做得很好。

拿起刀子也是件不容易的事,要稳、要快、要准,所以他第一件事就是要先练习手部力量。老师在冬瓜上面画线,要邓海山按着画着的线整齐地劈开冬瓜,练他的眼力和臂力。之后就要进阶了,要练习胆量了。

这个练习也简单,他自己去屠宰场免费练习宰牲畜,不仅能够练到胆量还可以练到刀工。练了一段时间之后,邓海山的心态就练就出来了,他能够做到面对尸体流血仍能毫无表情。在这些练习成功后,邓海山就正式由一个人独当一面了。

在出师的时候佟绍箕告诫他,在执行任务面对犯人时有三个不,不可以说话,不可以听犯人说话,不可以对视,并且在杀够99个人之后就要收手了,不然会损坏阴德的。但是邓海山没有听,至此之后他就开始了这种无尽的生活了。

邓海山学到了师傅的真本领,做起这份职业也是相当顺手。大家不要以为当时就没有时薪,只不过当时的时薪换了一种方式而已,将时间变成了人。工资按人头算,砍一个就有4个银元,更何况是算多劳多得的。

千万不要小看这点工钱,2个银元就够一家人生活一年了。有了这样的工钱待遇,邓海山能过上不错的生活。或许在金钱的诱惑下,他没有听师傅的劝诫,及时收手,这一做就是一辈子。如果此时邓海山能存钱理财,他下半辈子完全可以丰衣足食。

三、凄惨结局

邓海山的伙伴都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收手听劝,不再从事此行业,只有他依然在做这个损人不利己的职业。民国成立后,相比于从前的可行性,如今这种职业不被民国政府认同。

伴随这种认知,邓海山的身份也不被承认。之前因为一直有犯人,他还有工作可以继续做,但过了这一段时间后就没有工作了。失业并没让邓海山立刻就不知所措,他靠着剩下的钱财又逍遥了一段时间。

邓海山的一生之中做了300多次的任务,也就是说他差不多结束了300多条人命。虽然这些多数都是犯了严重罪行的人,死有余辜,但并非是一件值得赞颂的事情。民国1914年的时候,这种执行方式被取缔了。当时邓海山想着投靠寺庙做个和尚,能有个地方度过余生。但他杀生太重,方丈不愿留下他。

四、结语

邓海山没有什么积攒下来留下来的,本着自己一个人过的心态,花钱都是大手大脚的,没有省钱的习惯,也没有对未来的规划。加上邓海山没有儿女,花钱就更随意了

1925年的一天,邓海山被人发现死在了一间茅草屋中,样子还非常的凄惨。随着他的死亡和制度的革新,这种职业就消失了,留下的只是大家平时谈论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