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禁捕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安徽桐城市嬉子湖镇按照上级部门工作部署,高度重视,精准发力、系统推进,坚持综合施策,迅速开展专项行动,认真将退捕禁捕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方案。该镇成立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按照镇负总责、各村抓落实的要求,层层压实工作责任。该镇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了《嬉子湖镇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嬉子湖镇关于建立禁捕退捕渔民结对帮联制度实施方案》等文件,镇职能部门和各村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扎实推进禁捕退捕工作。

规范船舶管理,实行分类处置。该镇对全镇辖区内船舶进行“拉网式”摸排,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登记在册捕捞渔船实行全部拆解,对“三无”船舶按照《桐城市内河内湖“三无”船舶专项整治方案》要求实现分类处置,对保留的船舶进行喷码编号并建立管理档案,对自愿拆解渔船的渔民按文件规定给予补偿。截至目前,该镇拆解农民自用船舶119条,纳入规范管理船舶共410条,其中农民自用船舶400条,旅游及水上运动类船舶7条,其他船舶3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立帮联机制,制定帮扶措施。对全镇169户177人建档立卡渔民落实精准结对帮联措施,安排镇村干部对建档立卡渔民实行“二对一”帮联,帮联责任人每月入户走访至少一次,准确掌握帮联户的家庭情况、生产生活、思想状况、社会保障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及时反映渔民诉求,协助制定个性化到户帮扶措施,推动各项政策落实到户到人,确保退捕渔民顺利转岗就业、稳妥安置。

落实政策支持,做好民生保障。切实维护退捕渔民的社会保障权益,积极引导退捕渔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确保退捕渔民应保尽保,解决后顾之忧。对退捕渔民逐一开展入户调查进行信息比对,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对象纳入临时救助、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到应兜尽兜。为解决困难渔民再就业问题,该镇积极动员组织渔民参加专项技能培训会、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会等,引导、鼓励退捕渔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确保广大渔民愿意上岸、上得了岸、上岸后稳得住、能致富。

抓好政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该镇通过在重点区域设置警示牌,重点场所张贴禁渔公告,利用培训会、电子显示屏、流动宣传车、QQ、微信等方式开展禁捕退捕政策宣传。今年以来,全镇累计开展禁捕退捕宣传培训15次,设置30块禁捕宣传牌、100余块警示牌、23处重点场所张贴禁渔公告,出动宣传车辆1000余次,营造出了浓厚的退捕禁捕氛围,让禁渔政策家喻户晓。

加大巡查力度,确保管理到位。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该镇纪委、执法大队、派出所、农经站等部门不定期开展联合巡查执法,同时充分发挥选拔配备的6名渔政协护员力量,打击非法捕捞、生产性垂钓、“电毒炸”鱼等不法行为,累计在重点水域开展和配合整治行动30余次,劝解垂钓人员850余人次,共缴获销毁渔杆、地笼等非法渔具240多件,形成禁渔高压态势。

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巩固退捕禁捕工作成果,形成镇村一体的良好工作氛围;加大巡查力度,对不法捕捞行为形成威慑;建立动态长效监管机制,妥善解决渔民上岸生计问题。确保禁捕退捕工作迈上新台阶。(金诗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