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我市79位党员和党组织受到中央和省委“两优一先”表彰,为切实营造学习先进、对标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沧州发布开设专栏刊登我市“两优一先”的先进典型事迹。

“糖人村”的华丽嬗变

——记肃宁县付家佐镇西泊庄村党支部

近日,肃宁县付家佐镇西泊庄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这个党支部是凭借什么获得这项国字号荣誉的呢?

西泊庄村不算大,全村共有308户,耕地1775亩。但这里环境优美,年人均收入达到2.3万元。多年来,这个村坚持以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乱村、穷村、差村转变成为一个文明村、富裕村、先进村。这个村先后获得“乡村治理示范村”“文明村”“绿色村庄”“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西泊庄村是著名的“糖人村”。为了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村党支部将村内吹糖人的六代传人重新组织起来,成立了糖人艺术团,建起了“糖人居”“文化小院”。他们成立西泊庄村糖人文化公司,着力发展规模演出、产品研发、精美模具制作、后备人才培养等项目,全力提高西泊庄村糖人文化的社会效益和市场价值。他们在保定市易县太行水镇联合举办“糖人文化艺术节”,肃宁糖人艺人常年入驻太行水镇景区,不断将糖人文化发扬光大,糖人艺术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泊庄村构建了以党支部为统领,村民委员会、村民监督委员会、综合服务站、集体经济组织、保洁队“六位一体”的村级组织体系,建立村“诉前调解室”“百姓说事堂”等,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最方便、最快捷的“家门口”式服务,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他们还投资100余万元建成了牡丹园,园区占地103亩,规划建设有牡丹园、芍药园、月季园和主题景观区。园内培植牡丹、芍药共30余万株,包含白雪塔、冠群芳等20多个牡丹品种和大富贵、黑海波涛等30多个芍药品种。2020年5月,成功召开了第一届牡丹节,吸引游客达2万人次,增加了集体收入。

同时,西泊庄村依托道德讲堂、民俗夜校等载体,大力开展 “十星级文明户”“好儿媳”“养殖能手”等一系列评比活动,进一步弘扬了正气,倡导了新风。目前,这个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环境优雅、人文气息浓厚、服务设施齐全,又充满乡土气息的特色糖人小镇。

沧州日报记者 曹广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心为民办好事

——记河间市兴村镇大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石炳启

最近,河间市兴村镇大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石炳启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2018年2月,从副师职大校岗位上退休的石炳启,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回到家乡后,石炳启经过仔细梳理发现,村里出现乱象是因为没有规章制度。于是,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先后制定出台了《大庄村班子廉政“五不准”》《大庄村村规民约“十不准”》等多项规章制度。有了规章制度,就有了处理依据。石炳启带头从村“两委”成员做起,执行村里的规章制度。

村里有一位村民,在自家房后搭建了一间棚房,前两次拆完后,他又连夜搭起来。第三次拆除后的那天晚上,石炳启带着酒就去了这位村民家里,几杯交心酒下肚,两人谈起了村里的过去、现在,还有未来的发展。这位村民看到了石炳启的真心,不仅理解了村里拆除违建的工作,还带头把自家老宅基地无偿捐献给集体。

大庄村是个农业村,村民的收入来源是种菜和种树,可大量的废弃蔬菜、枯枝败叶随意堆积,造成脏乱差。石炳启与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商议,决定把村内所有空地收归集体所有,街道两侧、房屋周围统一纳入整体规划,栽种花草树木。不到一个月,大庄村就收回闲散土地40余亩,村内建起了花园、小游园、多功能灯光球场等游玩健身场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前路积水问题长期困扰村民出行,大庄村拿不出充足的钱修路,石炳启动员大家:“咱们自己干!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最后,只花了5万余元钱就彻底解决了困扰。为制止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不良婚俗现象,石炳启着力推动红白事制度改革。目前,大庄村已涌现出石静、孙征明等多对“零彩礼”“低彩礼”新人。

短短几年的时间,石炳启制定规章制度、改善村容村貌、谋划产业发展……把一个班子涣散、矛盾频发的后进村转化为先进稳定、乡风文明的标杆村。

如今,村里成立了矛盾调解委员会、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村民爱心帮扶队等,各类群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能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是我的初心。”石炳启说。

沧州日报记者 韩学敏

来源:沧州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