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国陕西省丹凤县境内,住着一位名叫王玉兰的遗华日侨。

王玉兰在中国的生活可谓十分波折,她一共嫁过四任丈夫,也辗转过许多地方,甚至还因为身份遭到过国人的辱骂。然而在她与家人取得联系,被接回日本生活半个月后,她再次选择了来到中国

对此王玉兰称:“在中国有许多善良的人,是他们给了我帮助,才让我得以存活。”而这一次,她永远地留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背后:一位“遗华日侨”颠沛流离的人生

王玉兰本名水崎秀子,1929年出生在日本福冈县一户渔民家庭。13岁那年,由于家中太过贫困,父母不得不让她去投靠在长春谋生的姑姑。

来到中国后,姑姑为了能让她更好地融入当地,给她改名为“王玉兰”,并每天督促她学习中文。

王玉兰每天的任务就是帮姑姑招揽顾客,偶尔闲暇时也会出门感受中国的风土人情。

后来她在回忆时称:“那是我记忆中最轻松的一段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当时日本为占领中国采取了“移民开疆”计划,使150万国民迁徙到东北,王玉兰的姑姑就是其中一位,所以2年后日本战败,姑姑一家也被强制遣送回国。而慌乱之中,年仅16岁的王玉兰被遗留下来

举目无亲的王玉兰在中国的生活可想而知,尤其是人们在得知她的国籍后,态度便立即变了,邻里街坊骂她是“倭寇”,小孩子们甚至拿石子去扔她。

不过在此期间,也有好心人愿意给予她帮助——1947年,王玉兰就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叫宗开国的国军营长。

宗开国不仅脾气好,还很懂得浪漫。在向王玉兰求婚那天,他叫来了许多亲朋好友,然后将戒指慎重戴在了王玉兰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玉兰道:“那是我第一次在中国有了归属感,我心想,如果以后要一直留在这里,我也是愿意的。”

婚后的王玉兰过了一段甜蜜的日子,碍于宗开国的身份,也没有人敢再欺负她。但上天总是不遂人愿,半年后,宗开国受命出征,从此便杳无音信。

而王玉兰苦等两年,却依然没有他的消息。

1949年,生活难以为继的王玉兰,再次经人介绍改嫁给了另一位叫做雷国顺的士兵,并随同他来到家乡陕西定居。

但令王玉兰没想到的是,雷国顺在陕西已经有了父母包办的发妻,于是她当机立断与雷国顺分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王玉兰就独自生活在了这个陌生的村子里,幸而村里的妇女主任见她孤苦伶仃,便又给她和村里风评很好的宋治福牵线

宋治福性格温和,与王玉兰也只相差一岁,两人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可就在王玉兰结婚两年后,她的第一任丈夫宗开国回来了。

宗开国在多方打听之下,辗转了2000多公里、甚至不惜乞讨着来到陕西寻找王玉兰。

但在宗开国来到村里询问时,村民却故意骗他说王玉兰已经去世。

直到很久以后,王玉兰才得知这件事,而那时宗开国早已不见踪影,两人就这样错过。

或许是因为这件事的出现,王玉兰和宋治福的婚姻里多了一些争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迟迟没有孩子后,夫妻俩便抱养了一名女婴,取名宋秀梅

宋秀梅从小就知道自己的母亲有些特殊,因为每次小伙伴们跟她吵架时总会说:“你妈是日本人!”

起初宋秀梅还有些委屈,但王玉兰说:“你告诉别人,妈妈的确出生在日本,但这么多年过去,和中国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于是从此以后,村里的小孩再也没有拿过这件事辱骂,但他们总是好奇地想要来看看这个“日本女人”究竟有什么不同。

而每每这时,宋治福都会板起脸来驱赶,生怕他们的举动会伤害到王玉兰。

两人就这样磕磕绊绊地携手走过了人生的二十多年。直到1976年,48岁的宋治福因病去世,王玉兰的婚姻再次终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4年重返故土历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在陕西生活多年后,王玉兰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陕西话,还在当地做起了供销社售货员,人缘也逐渐好转起来。

所以第三任丈夫的去世,并没有使她的生活陷入绝境。并且在朋友的帮助之下,王玉兰拿到了永久居住证,拥有了留在中国的合法权益。

后来街坊邻居又真诚地对她建议道:“你还年轻,可以找个伴,这样等老到走不动时就不会孤单了。”

于是1980年时,王玉兰又在人们的介绍下,认识了丧偶十几年的李明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李明堂本身有一子一女,女儿宋秀梅得知后非常反对,她认为“母亲一把年纪,没必要嫁过去伺候人”。但王玉兰坚持要嫁,她毅然跟着第四任丈夫来到了陌生的丹凤县白李湾,并且一待就是40年。

白李湾的人十分淳朴,在结婚那天,全村人都赶来张罗铺点,这让王玉兰感到了久违的温暖。

于是,她将村民们都看作了自己的亲人,闲暇时便去帮忙做一些洗衣、做饭或是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的活儿。

王玉兰在白李湾的日子十分安稳,丈夫也很是体贴,并且在她的积极勤快与李明堂的明确态度下,村里人很快接纳了王玉兰。即使后来有人知道了王玉兰出生日本,也没有太多芥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县里有人前来搜捕特务,在查到王玉兰出生日本,要将她抓起来询问时,村里人还纷纷自发帮她证明。这场风波过去后,王玉兰对村里人更是感激。

尽管对中国有了深厚的感情,但晚年的王玉兰心里还是对家乡日本有着一丝憧憬与怀念。

2002年,已经73岁的王玉兰终于给日本提交了探亲申请,但却被屡屡驳回

在多番询问缘由后,日本使馆告知“水崎秀子”这个人早已回国。

原来早在7年,就有人冒用了“水崎秀子”的名字伪造证件,还带着6名儿孙去往日本生活。

王玉兰很是气愤,当即提出了申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5年,日本政府中午派专员找到她,进行了DNA鉴定,王玉兰被确定为水崎秀子,有了留在日本的权利。

于是拿到政府文件后第二年,老伴李明堂便陪着王玉兰启程来到了她的出生地

但彼时王玉兰的父母已经亡故,近亲中只剩下了一位表姐,又因为时间久远,王玉兰对阔别已久的家乡也没有了什么记忆,她并没有想象中的欣喜之感。甚至在中国生活64年的王玉兰已经忘记日语的用法,她与表姐之间的交流还要依助翻译器。

表姐告诉她:“这么多年过去,血缘上最亲近的人只剩我和你了,你就留在日本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此时的王玉兰骨子里其实更像一个中国人,不同的文化背景与饮食习惯让她无法适应,中国的亲人朋友们更是让她十分挂念。

于是在重返故土探亲的半个月后,王玉兰与丈夫动身离开日本,回到了陕西丹凤县。

直到终老,她也再没离开过这片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岁日本女童到陕西89岁老人之间,是无法更改的“历史”鸿沟

2015年,李明堂过世了。在送走老伴最后一程后,王玉兰感慨道:“我这辈子,经历最多的就是离别了。”

此后,她便跟着继子与女儿一起生活。

有记者得知情况后,前往陕西县城去探访这位老人时,便见这位颤颤巍巍的老人操着一口与当地人无异的地道陕西话

此时的王玉兰在年龄与阅历的沉淀下变得更加睿智,在记者面前,她讲述了自己的一生:

后道

“要是我没有来到中国,现在应该还在福冈县,我父母会为我找一位渔民丈夫,然后在那里安稳的生活,不用长途跋涉、辗转颠簸。但是来到中国我从未后悔过,这里有许多帮助我的人,还有我的家人和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王玉兰又从衣服内侧口袋掏出了一张老旧但完好的照片,照片上是13岁之前的她在日本所拍摄。

王玉兰十分珍惜地摩挲着照片说:

“我最讨厌的就是战争,战争让我受尽了苦楚,也导致我和家人骨肉分离,最终也没能见上一面。而且我知道在日本与中国,这样的家庭还有许多。不过请相信,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坏人,要痛恨的只有那些为一己之私发动战争的人,对此我想说声‘对不起’,但他们带来的伤害其实是双方的。”

尽管王玉兰的日本血脉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她的大半生都在中国度过,她也曾亲眼见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所作所为,所以她深刻理解着中国同胞们的愤怒。并且作为一名日本人,王玉兰也深受其害。

可无论怎样伤害都已经无法挽回,活着的人也只能努力的生活下去,以告慰那些为革命而牺牲的万千烈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王玉兰告诉记者:迄今为止她还没有一张属于自己的中国身份证。所以在丈夫去世后,这个家庭所有的养老金与低保被全部断绝,她只能依靠子女们过活。

这段采访播出后,王玉兰的事情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后政府方面给予回应:“应积极帮助每一位愿意在中国生活的同胞。”

于是王玉兰在离开日本的几十年后,再次拥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身份证。

2018年,王玉兰病重在床,表姐再次联系她,询问是否要返回日本,或是将骨灰运送回去,但王玉兰通通拒绝了。

她将子女们叫到床前叮嘱道:“我死后,遗像上可以放一张穿着和服的照片,但我的骨灰一定要埋在陕西的大地上。”不久后,王玉兰撒手人寰,享年89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去世后,一些年轻一辈的、或是不熟识的村民们在前来吊唁时看到她身着和服的照片,才得知了这位老人的坎坷身世……

白李湾的年轻人道:“王奶奶非常慈祥,和村里其他老人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不是看到遗照上的和服,我们都没有想到她是个日本人。”

而多年的相处下来,王玉兰在他们眼中,已然是一名中国同胞。正如她在去世前所言:“这里就是我的另一个家乡。”又有谁会怀疑这样一位对中国有着赤诚与热爱的老人呢?

王玉兰就这样长眠在了中国,那些历史与过往也随着她的逝去悉数飘散。